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發基金重度踩雷 基民悲情買單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17:56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國內公募基金圈再次為一樁“黑天鵝”事件所擾動。拉響暫停上市風險警報的金亞科技,扯低了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産品的凈值,其中僅廣發基金旗下受到影響的基金就達4隻之多。

  面對金亞科技或將成為“創業板第一退市股”的傳言,廣發基金將金亞科技股票的估值下調至8.67元,幾乎較金亞科技停牌前的收盤價34.51元打了個七五折。在廣發基金怒砍金亞科技估值的身後,公司旗下4隻基金的眾多持有者只能被動為這種大幅調整“買單”。

  恐遇退市“黑天鵝”大幅下調標的估值

  2月19日,廣發基金髮佈公告表示,“為使本基金管理人旗下相關基金的估值公平、合理,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規範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的指導意見》(〔2008〕38號公告)的要求,經與託管行和會計師事務所協調一致,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決定自2016年2月19日起對公司旗下基金持有的金亞科技股票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為8.67元。”這樣的調整,幾乎是較金亞科技停牌前的收盤價34.51元打了個七五折。

  據此公告,目前廣發基金旗下至少有廣發聚優、廣發競爭優勢、廣發新經濟,以及廣發聚富4隻基金對所持有的金亞科技股票估計進行調整。根據這4隻基金的基金四季報,截至2015年12月31日,按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産凈值比例計算,持有的金亞股份比例分別為6.21%、4.36%、3.27%和3.22%。

  公開資料顯示,金亞科技自2015年6月9日下午13:00開市起停牌,至今尚未復牌。對於停牌事項,金亞科技發佈公告表示,因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及周旭輝進行立案調查。同時,金亞科技也表示,如公司因此受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並且在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被認定構成重大違法行為,公司將因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4年修訂)》13.1.2條規定,出現暫停上市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包括廣發基金在內的幾家基金公司下調對金亞科技股票的估值與該股票面臨的退市風險和長期停牌有很大關係。由於停牌,金亞科技“成功”躲過了2015年6月下旬及此後幾次的股市暴跌,復牌後很可能會出現大幅補跌行情。加之目前金亞科技尚未收到中國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市場擔憂情緒較重。

  有業內人士表示,廣發基金此時大幅調低金亞科技估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規避部分投資者擔心金亞科技復牌後價格大幅殺跌提前贖回基金,從而防止贖回潮的出現。但這樣做也同時造成了在此期間進行基金贖回操作的投資者要承受不小的損失。

  首先,金亞科技股價的下調會導致上述4隻基金的凈值出現不小的波動。數據顯示,上述基金的凈值在2月19日分別下調了3.70%、2.67%、1.44%和1.83%。而所有基金持有者只能被動接受這種調整。

  其次,在調整股價估值與股票復牌期間贖回基金的投資者,無論最終證監會對金亞科技的處罰結果如何,其基金凈值中被金亞科技“套牢”的部分都處於大規模縮水狀態,因此,這一部分投資者將率先承擔這一部分損失,而當最終結果公佈時,基金公司需要承擔的風險和備付金準備數量都可有所降低。

  “踩雷”時點與基金經理變更重合

  記者梳理基金季報發現,廣發聚優、廣發競爭優勢、廣發新經濟以及廣發聚富4隻基金均是自2015年第一季度開始大規模增持金亞科技。

  在基金2014年四季報中,記者並未在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産凈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中見到金亞科技,而在2015年一季報中,四隻基金持有該股已分別達到基金凈值的7.10%,3.42%,8.61%和3.62%。此後四隻基金對該股票的持倉雖有調整,但截至2015年6月30日,仍位於前十大重倉之列。顯然,證監會後期對於金亞科技最終的處理,將對廣發基金旗下的這4隻産品凈值的走勢産生不小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4隻基金中招,業績出現大幅波動,恰巧與其基金經理變更的時間點存在一致性。

  廣發基金髮布的公告顯示,這四隻基金在2015年一季度前後曾經歷一次基金經理變更。2014年12月24日,唐曉斌接任離職的劉明月,擔任廣發聚優基金經理。同日,李險峰接管了劉明月曾管理的另一隻基金産品,成為廣發新經濟的新一任基金經理。此外,苗宇是自2015年2月12日起任廣發聚富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並於5天后,也就是2015年2月17日起,接任離職的朱紀剛,成為廣發競爭優勢混合基金的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這三位均為公募基金經理隊列中的新手,此前並無管理其他公募基金産品的經驗。

  對於投資標的的選擇,廣發基金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問題。此前有報道稱,2012年底酒鬼酒塑化劑事件引發的白酒股大跌中,廣發聚豐在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上浮虧2.59億元、1.78億元;持有洋河股份的廣發策略優選浮虧1.36億元。2014年一季度,廣發穩健增長、廣發策略優選兩隻基金逆勢而上,大筆增持已經連續兩年虧損的大智慧,也造成了基金業績表現不佳。

  基金經理“一拖多”業績慘澹或難避免

  對於廣發基金而言,新手基金經理“挑大梁”現象並不少見。今年以來,廣發基金已經先後發佈了12條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在基金經理變更情況頻頻發生的背後,是廣發基金新手基金經理剛登臺面便“一拖多”、資深基金經理負擔不斷加重、人才嚴重缺乏的窘迫局面。

  在上述的12條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中,有四條和基金經理劉傑有關,這位“年輕”的基金經理,從新年伊始就異常繁忙。

  公開資料顯示,劉傑于2004年7月至2010年11月在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資訊技術部工作,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數量投資部數量投資研究員,2014年4月1日起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公募基金管理經驗至今不足兩年。若加上最近新參與的廣發中證環保指數、廣發中證養老指數、廣發中小板 300ETF、廣發中小板 300ETF聯接4隻基金,目前劉傑已經管理著8隻基金,基金種類跨越股票指數、ETF基金、聯接基金等多個品種。

  此外,作為基金經理尚不足1年的王予柯也被“委以重任”。自2015年5月27日起擔任廣發集鑫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之後,王予柯先後又接管了包括廣發安宏回報混合、廣發集鑫債券等5隻産品,目前也管理了6隻基金。

  在旗下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嚴重的情況下,廣發基金最近發行兩隻基金産品的基金經理重擔再度壓在兩位“老將”的身上。1月15日,廣發鑫享混合基金合同生效,“老將”邱煒為此基金的基金經理。此前邱煒已經是8隻基金産品的基金經理。2月4日,廣發穩安保本基金合同生效,譚昌傑為此基金的基金經理,至此,譚昌傑已是6隻基金的基金經理。

  除了邱煒、譚昌傑之外,廣發基金旗下的陸志明、代宇、任爽、李巍等多位老牌基金經理都同時擔任著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繁忙程度可見一斑。

  針對基金經理“一拖多”的情況,廣發基金相關人士在回應《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稱,對於一個基金經理是否能管理眾多基金,在公司內部也有衡量和考慮的,在成為正式的基金經理前,會經歷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或是管理些社保、專戶、年金的産品。在公司認可後才會正式管理公募基金。此外,“基金經理一拖多現象在基金行業非常普遍,涉及一拖多的很多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都是指數類型的,其實這並不影響基金的業績。考核指數基金,基金合同裏面規定了是跟蹤標的指數的偏離度,並且現在的指數基金都是程式化跟蹤指數標的。”

  事實上,基金經理的“繁忙”並沒能帶來基金業績的良好表現。今年以來,廣發基金旗下多只混合型開放式基金錶現不盡如人意。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3日,廣發改革先鋒以-25.81%的凈值收益率在公司旗下所有同類型基金業績中排名倒數第一,在基金市場全部1452隻同類型基金中排名1432,幾近墊底。與此同時,廣發聚優A、廣發競爭優勢、廣發策略優選三隻基金也分別以今年以來-24.18%、-22.55%、-21.70%的收益率位列全部同類基金排名的後10%。此外,還有廣發行業領先、廣發內需增長、廣發輪動配置等9隻基金排名也位於1000名之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