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改善供給結構與擴大需求兩手都要抓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17: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課題組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下行

  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減速,國內生産總值(GDP)實際增長6.9%。短期來看,需求疲軟是經濟減速的主要原因。首先,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不論是在各個行業還是對於各類投資主體都出現普遍的下降;其次,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速的持續減緩,抑制了居民消費的擴張;最後,出口需求的持續疲軟,以及因中國國內工資水準持續上升而導致加工貿易行業不斷萎縮,抑制了出口增長。

  基於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對未來兩年中國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測結果顯示:

  第一,未來兩年在投資減速的壓力下中國經濟增速還將繼續下行,但增速下降的幅度將減緩;陷入全面通貨緊縮的風險相對較小。預計2016年GDP增速為6.66%。2017年,GDP增長率將可能進一步下探至6.58%。經濟減速的下行壓力將來自剔除無效産能所引發的失業及債務風險釋放,由於企業利潤下降、銀行的惜貸所導致的投資減速,人民幣匯率波動所導致的資本流動風險等方面。另一方面,來自供需兩個方面的結構調整的效應也將不斷顯現:産業結構調整,第三産業比重繼續上升將有利於保持就業穩定;投資結構的調整將有利於提高投資效率;製造業轉型升級將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産率,推動收入增長。結構調整將逐步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預計2016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將達到6.64%;第二季度下降至6.61%;三季度小幅回升至6.68%,四季度有望回升至6.70%。全年呈現“前低後高”的變化態勢。

  第二,2016年CPI預計將上漲1.48%,到2017年,CPI增速將略降至1.39%。生産者價格指數(PPI)在未來兩年中仍將繼續維持負增長,但是降幅在去過剩産能、增有效供給的過程中將有望大幅收窄。2016年PPI預計為-3.31%,2017年有可能大幅收窄至-0.66%。2016年,GDP平減指數增速可能微升至0.09%;2017年回升至1.26%。預測表明未來兩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全面通貨緊縮的風險相對較小。

  第三,製造業的過剩産能、房地産業的過度庫存以及企業普遍較高的實際債務負擔將繼續成為投資減速的下行壓力。2016年按現價計算的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預計為9.13%,比2015年下降1.11個百分點。2017年,隨著供需雙方結構調整所引發的有效投資需求將對固定資産投資形成支撐,城鎮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有望回升至9.22%。

  第四,由於短期內,中國居民實際收入增速還難以大幅度提高,未來兩年居民消費將繼續保持現有的較緩慢增長態勢。2016年按現價計算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將為11.53%,2017年將小幅下降至10.48%。

  第五,中國2016年以美元、按現價計算的出口總額預計將增長0.83%;進口總額增速可能降至-8.36%。至2017年,隨著外部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中國出口將呈現恢復性增長,以美元、按現價計算的出口增速預計將達到3.08%;進口增速預計為-4.88%,降幅將顯著縮小。

  第六,2016年依然存在因經濟減速而導致的人民幣貶值預期以及資本外流的壓力,為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將繼續消耗中國的外匯儲備。預計2016年外匯儲備可能降至3.12萬億美元;在2017年可能維持穩定,小幅降至3.05萬億美元。

  供給與需求兩頭入手應對經濟減速

  本次預測還就人民幣快速貶值問題和需求結構轉換背景下的結構性供需失衡問題進行了政策模擬。

  首先,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以及對美元升值的預期是導致2015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快速貶值的主要原因。讓人民幣快速貶值到位,是否有助於化解當前匯率政策困局、進而緩解經濟增速下滑之勢?

  為了綜合衡量人民幣陡然貶值可能造成的複合影響,課題組利用CQMM模型對人民幣快速貶值的宏觀經濟影響進行了政策模擬。模擬分析發現,如果放任人民幣快速貶值到位,至2016年底貶值13%,確實可能有利於凈出口增加,進而對整體經濟産生正面影響。然而,這一快速貶值帶來的大規模資本外流將使本已顯露頹勢的投資雪上加霜,對整體經濟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此外,考慮到人民幣快速貶值對外部環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給國內經濟環境帶來一些結構性負面影響,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是更有利的政策選擇。

  其次,為了從結構性供需結構失衡的角度來分析經濟減速背景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課題組構建一個具有兩類産品生産和消費的動態一般均衡模型進行深度政策模擬。我們認為: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於清楚地認識需求結構及其基本發展變化趨勢。適應中等偏上收入向發達經濟過渡階段的需求結構轉換,解決供給結構無法適應需求結構轉換而適時調整的各種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市場機制將比看得見的手更快、更好、更徹底地實現供給結構調整。

  在今後十年之內,隨著中國從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向高收入經濟體過渡,中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將出現新一輪的升級轉換。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著等實物消費為主,逐漸轉變為以服務消費與高品質的實物消費並重。它將逐步替代已高速增長了近二十年的住房交通消費需求,成為未來十到二十年之內,中國經濟的主要新增消費需求動力。

  在居民消費的結構將開始由以實物消費為主轉變為服務消費與高品質的實物消費並重,漸趨服務消費為主轉換的過程中,在製造業出現一般産能嚴重過剩的同時,我國的第三産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卻由於體制障礙而面臨著嚴重的有效供給能力不足。這種供需結構的不對稱,在相當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費需求的滿足以及消費率的提高。然而,造成現代服務有效供給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於體制改革滯後、政府壟斷嚴重以及國有經濟比重過高。電影行業、旅遊行業、健身行業、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交通服務等競爭因素較強的行業,在近些年飛速增長,成為新興産業。與至今仍在政府管制下的傳統教育、醫療等部門的萎靡不振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強調供給結構的調整,並不是意味著脫離消費。相反,是要求下一個階段的供給調整必須圍繞消費需求的轉型升級,借助於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市場開放等相關措施,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淘汰落後産能,構建能夠滿足新消費結構的産品和現代服務供給體系,形成有效供給,重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放鬆管制、釋放活力、讓市場發揮更大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提高投資有效性。

  我們認為:未來兩年中國經濟增速還將繼續下行。從短期來看,經濟減速的下行壓力將來自剔除無效産能所引發的失業及債務風險釋放,由於企業利潤下降、銀行的惜貸所導致的投資減速,人民幣匯率波動所導致的資本流動風險等方面;從長期來看,經濟減速是既有供給結構遭遇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提高、需求結構轉換而導致的結構性供需失衡與生産效率下降的結果。此外,收入分配結構失衡、生産要素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步伐緩慢、金融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滯後且不完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轉換而轉變,也成為中國經濟轉入新常態後制約經濟持續穩定較快增長的重要因素。

  我們認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從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面入手,總量與結構問題都不可偏廢,改善供給結構、效率與擴大需求兩手都要抓。在當前,必鬚根據每人平均收入水準上升而産生的需求結構轉換趨勢,在去過時、過剩、無效産能的同時,擴大投資,增加新産能,擴大有效供給。用擴大有效供給的投資擴大社會總需求,形成社會總供需之間的螺旋形上升正迴圈,做到“以創新促增長,以需求保就業”。在供給側,通過供給結構改革,不僅要降低無效供給,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根據需求對象及結構的變動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效率、供給品質、以及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靈活適應性。在需求側,通過調整收入分配,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同時,發揮利率市場化有效配置信貸資源的作用,使擴大的信貸資源充分滿足民間投資的需要,通過有效投資來促進産業結構的調整。

  多項並舉穩定經濟增長

  基於上述研究,我們提出:

  一是應當高度重視當前的經濟持續減速。它正使中國經濟運作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經濟減速使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開始減緩,使人民幣貶值預期進入了自我強化的迴圈。經濟持續減速疊加結構性通縮的不斷加劇,提高了經濟陷入債務危機的風險。經濟繼續減速將嚴重不利於供給結構改革的推進。國內外的歷史經驗證實:經濟結構調整應當是有減有增,後者必須以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為基礎。

  二是供給結構調整應當以新發展階段背景下的需求結構轉換為願景指導,在做減法的同時更加重視做加法,做除法的同時做乘法,在運用加法進行供給結構調整的同時擴大需求穩增長。此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過多地關注了國際金融危機這一來自外部的週期性衝擊,忽略了發展階段轉換所帶來的結構性、體制性調整需要,從而導致了當前嚴重的産能過剩與有效供給不足並存,經濟增速不斷下行的嚴重局面。應當根據中等偏上收入水準向現代發達經濟過渡這一新發展階段背景下的需求結構轉換趨勢,對供給結構進行調整。其中擴大投資不僅將使中國經濟更快地實現供給結構調整,而且有利於穩增長。

  三是以調整供給結構為導向,擴大投資穩增長,用新增産能調結構。在今後十年之內,隨著中國每人平均收入逐漸從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過渡到高收入經濟體國家,中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將出現新一輪的升級轉換。居民消費將由以住房交通和食品衣著等實物消費為主的消費結構,逐漸轉變為服務消費與高品質的實物消費並重的消費結構,對教育文化娛樂和醫療保健的支出比重將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並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之內,成為主要的消費需求動力。為應對消費結構的改善,必須儘快改變當前現代服務産品的有效供給能力嚴重不足的現狀。

  四是實行騰籠換鳥術,通過投資置換,獲得投資資金。2015年民營經濟的投資增速下滑,除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將信貸資源有效地配置到實體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中的民營經濟部門之外,投資領域仍然受限,也是民營投資增長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實行騰籠換鳥術,通過投資置換,將有利於政府部門獲得基礎設施投資的資金來源,與此同時,擴大了民營經濟的投資領域,也將提高民營經濟的投資增速。此外,由於國有經濟目前主要集中在第三産業中的現代服務業,因此,對這些領域的國有企業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造,也就意味著,打破壟斷,解除管制,引進市場競爭,這也將大大提高現代服務業的資源利用效率、生産效率,實現了供給效率的提高。

  五是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為供給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當前,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穩健推進匯率市場化步伐,加強政策的開放性與透明度,有效管理市場預期,將有利於為國內的供給結構調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