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關注外儲下降 機構稱出現系統性風險可能性很小

  • 發佈時間:2016-02-24 17:5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關注中國外匯儲備下降 機構稱出現系統性風險可能性很小

  中新社上海2月24日電 (記者姜煜)近日中國外匯儲備的下降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有分析認為這是由於資本持續流出所致。中外金融機構的最新分析稱,中國資金流出壓力將有所緩解,目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

  澳新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外儲變化需放在中國經濟特殊的背景下來分析,目前中國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交通銀行的研究人員則稱,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有望階段性企穩,在此背景下,鉅額貿易順差結匯動機或將增強,加之季節性購匯需求下降,中國資金流出壓力或將有所緩解。

  據澳新銀行的報告分析,雖然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儲下降有所加速,但中國的財政狀況良好,2015年貿易順差平均每月還有500億美元的規模,這意味著中國不大可能需要動用外匯儲備支付進口款項,中國外儲完全足夠支付所有短期外債。

  與此同時,對於那些沒有大量外幣盈利的中國企業,隨著人民幣債券利率水準下降,他們開始更多地在境內人民幣市場發債融資,這使中國企業外債增量減少,也降低了未來需要用外儲來幫助償還這些債務的風險。很多企業已利用對衝産品來管理外匯風險和外債利率的風險,這也將減少企業增持美元以抵禦人民幣走弱的行為。報告稱,這些使得中國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很小。

  著名評級機構穆迪同樣預計,寬鬆的信貸環境將使2016年人民幣債券發行集中于中國境內市場。穆迪副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主管鐘汶權説:“中國持續推進改革並逐步放開境內債券市場,加之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企業、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在境內市場的債券發行將維持增長勢頭。”

  “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再度加大、境內外匯差擴大、季節性因素等影響,1月跨境資金流出規模雖繼續維持高位,但有所收窄”,交通銀行高級研究院劉健表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有望階段性企穩,在此背景下,鉅額貿易順差結匯動機或將增強,加之季節性購匯需求下降,資金流出壓力或將有所緩解。”

  據劉健分析,1月中國跨境資金繼續流出由多種原因造成,包括人民幣貶值預期與資金外流相互促進、新的購匯額度生效及季節性因素帶來購匯需求增加等國內因素,以及金融市場動蕩導致避險情緒增強、市場對美聯儲加息仍有預期等國際因素。

  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也認為,中國的外債金額都是可控的,並不存在償付危機。(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