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波動加大 人民幣貶值風險可控

  • 發佈時間:2015-12-11 01:22:3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本週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在岸即期價四日下調約400點,雙雙創2011年8月以來新低,在岸、離岸匯率價差一度拉大到900點附近,再度引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

  市場人士指出,最新公佈的外貿數據和外匯儲備數據均表現欠佳,顯示中國經濟企穩勢頭不牢,而隨著美聯儲議息窗口臨近,美元強勢格局也將繼續施壓新興市場貨幣。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或繼續走軟,但預料超出預期的波動仍會被及時平抑,人民幣貶值風險可控。總體而言,實體經濟仍是人民幣的有力支撐,且我國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基數,未來資金外流風險仍處於可控範圍,人民幣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基礎。

  貶值步伐加快

  人民幣自11月初起開始走貶,進入12月後加速下跌。本週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連續四天調降,除9日下調62基點外,其餘3日下調幅度均在100點左右,四日累計跌幅已達385基點。

  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于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

  詢價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隨中間價一路下跌,午後一度突破6.44元關口,但很快又反彈至6.4390元附近,尾盤多空博弈加劇,截至收盤,在岸人民幣匯率跌98點,報6.4378元。

  與此同時,離岸即期匯率再現跳水,截至北京時間16:3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跌170點,報6.5243元,隨後的兩個小時內,盤中跌幅進一步擴大至逾300點,在岸與離岸匯率價差也不斷拉大,一度超過900點,顯示市場押注人民幣貶值的力量重新抬頭。

  盤面數據顯示,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1200余基點,跌幅已達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426基點,跌幅為0.67%。

  離岸人民幣貶值更明顯。截至12月10日18:3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自11月初以來累計下跌超過2000基點,跌幅超過3.3%;其自11月底以來累計下跌逾880基點,累計跌幅超過1.3%。

  貶值因何而起

  在業內人士看來,推動這幾日人民幣匯率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最新公佈的外貿數據和外匯儲備數據均低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隨著美聯儲議息窗口臨近,美元持續強勢,利差因素導致資本外流,對人民幣貶值的擔憂情緒也重新上升。

  一方面,外匯儲備再度萎縮,帶來對資本外流不確定性的擔憂。11月外匯儲備單月下降872億美元,創下了2011年以來的第二大降幅,也是今年8月以來最大的降幅,令擔憂資本流出的情緒驟然升溫,當即引發人民幣匯率特別是離岸匯率加速下挫。

  另一方面,貿易盈餘縮水,或反襯實際有效匯率過高。11月我國進出口依然雙降,按美元計,11月出口同比下降6.8%,進口同比下降8.7%,當月外貿實現順差541億美元,低於預期的643億美元。在美元施壓、資本流出加重的同時,貿易盈餘縮窄再次給人民幣匯率前景蒙上陰影。

  “出口不振表明經濟走出低谷仍需時日,外匯儲備超預期下降則意味著資金仍有流出跡象,以外匯市場投資者的敏感,必然會做出反應。”業內人士表示。

  從更長的週期來看,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經濟企穩勢頭不牢、金融風險增多均利空人民幣,而美聯儲加息預期則提振美元,這些都成為拉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因素。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今年12月首次加息,據路透在12月4-9日對逾90位分析師進行的最新調查,美聯儲12月16日升息幾率預期從70%升至90%。美銀美林預期,在今年底首次加息後,美聯儲明年可能再有三次加息。

  花旗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Johanna Chua昨日表示,在美聯儲啟動加息之前,美元需求大幅上升,中國央行傾向於精明地調配外匯儲備,即趕在美聯儲行動之前提前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

  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後,客觀上要求人民幣進一步放寬浮動區間的呼聲越來越高,市場對央行有序的讓人民幣貶值多有猜測,如荷蘭合作銀行駐香港的金融市場研究主管Michael Every日前亦表示,“不排除這種匯價變動是當局面對貶值和經濟增長放緩壓力所採取的心照不宣的應對措施之一。”

  貶值風險可控

  市場人士認為,短期來看,12月美聯儲加息窗口臨近,人民幣所承受的壓力將進一步增加,未來人民幣仍有一定的貶值空間。但投資者也不必過度擔心,一方面,預計央行仍會在必要時刻維穩,另一方面,無論是從基本面還是從資金面來看,未來資金外流風險仍處於可控範圍,人民幣貶值風險可控。

  據業內人士透露,央行近日已暫停新RQDII(人民幣合格境內投資者)的申請,以減緩資本外流壓力,對匯市波動的“容忍度”可能已經接近臨界,著手穩定市場的概率在提升。匯豐銀行稱,中國央行通過收縮RQDII平臺等措施加強了對資金流的管控。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接近均衡匯率之後,更為劇烈的市場波動將是常態。而假如人民幣匯率波動“超過一定的幅度”,央行還會果斷地進行適當的干預,預計人民幣匯率在年底前保持穩定。總體來看,目前市場基本面非常健康,跨境資本流動的規模和速度在可承受範圍內,國際收支結構穩健,人民幣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基礎。

  廣證恒生指出,今年外匯儲備下降嚴重的主要原因在於國際匯率的大幅波動,一方面,人民幣的主動貶值、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升溫,將資本外流的風險逐步放大;另一方面,由於美元的強勢,其餘非美元資産貶值較為嚴重,也直接加劇我國外匯儲備的下降。但考慮到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基數,未來的資金外流風險仍處於可控範圍,不必過分恐慌。

  展望後市,國泰君安證券指出,美聯儲首次加息對匯率的衝擊基本會逐漸消減,國內政策上引導匯率“一次性貶值”的可能性也很小;不過,實際有效匯率高企導致人民幣“脫美向歐”的壓力會持續,“匯率波動加大適應期”中對資本外流不確定性的恐懼也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有繼續小幅貶值的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