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用是職業經理人必需的一種履約能力

  • 發佈時間:2016-02-23 12:29:1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信用是商事主體在商事交易活動中履約能力的體現,是個體誠信道德水準外化而成的可度量的虛擬資本。

  職業經理人的信用建設將不僅僅關乎個人修養,不僅僅體現為企業發展的助力,還被賦予了重大的社會責任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形式及其活動也愈趨多樣化、複雜化。相應地,作為企業實際管理者的職業經理人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但由於天然的資訊不對稱、制度缺位、行業管理混亂、自身道德素質不過硬等原因,各種觸目驚心的職業經理人違反誠信之行為已是屢見不鮮。為了職業經理人事業健康長遠地發展,施行對職業經理人的信用評價,勢在必行。

  首先厘清誠信和信用二者關係:誠信是指社會行為主體的一種自發、自願的內生性道德行為,是對他人的承諾,主要取決於行為人自身道德水準的高低。與誠信不同,隨時間推移,信用逐漸演變出了相對豐富的內涵。信用媒介論認為信用是為貨幣及貨物交換流轉提供便利和可能的一種工具;信用創造論認為信用本身就是一種資本,能自己創造財富,是信用擁有者專屬的財富;信用調節論認為,可以利用信用和貨幣之間的聯繫,以信用政策去調節市場經濟。但如果站在職業經理人的角度去定義信用,則可以概括為:信用是商事主體在商事交易活動中履約能力的體現,是個體誠信道德水準外化而成的可度量的虛擬資本。

  職業經理人角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角色維度間不同的信用內涵。誠信既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職業經理人作為社會中的公民,就必須首先遵守社會公德。公民維度的信用,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準則,有助於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助於實現社會和諧,有助於增強公民自身形象,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失信于他人,將無法立足於現代社會。甚至可以説,職業經理人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公民維度的信用是職業經理人信用的第一層次,是職業經理人信用的基礎。

  職業經理人最核心的角色就是企業的實際管理者。因此,對職業經理人而言,企業管理者維度的信用是最重要、最本質的,也是信用之虛擬資本特徵的最好展現。從企業內部來看,職業經理人扮演兩個角色:他們既是同企業家簽訂委託管理契約的受託人,又是企業職工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根據委託代理理論,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職業經理人有可能為一己之私將個人利益置於公司利益至上,貪圖短期利益而放棄公司長期戰略利益,這些不誠信行為無疑將嚴重損害企業所有者的經濟利益。在當下市場經濟環境中,資訊技術的發達讓尋找人才不再是難事,但企業家們更加關心的必然是一個放心的人才,一個忠於職守的管理者。因此,職業經理人信用體系的建立,對降低代理成本,緩和所有者和管理者間的矛盾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是擬制的組織體,作為組織領導者的職業經理人之行為,于企業職工有無可替代的示範作用。可以想像,一個誠實守信的職業經理人具有的積極意義,將培育出具有良好信用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反之,倘若職業經理人本身不注重誠信,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缺乏信用基礎的企業無論在口碑、資金運作方面都將處於絕對劣勢,並終致被淘汰。可見,建立良性的企業文化必須從職業經理人信用抓起。從企業外部來看,職業經理人往往身居要職,肩負著代表企業對外進行商事活動,塑造維護企業形象等重任,甚至可以説,職業經理人本身的形象構成了外界對企業的直接印象。

  由於職業經理人是一個新興的社會職業群體,有自己的訴求,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歸屬感。因此,提升職業經理人個人信用水準對整個職業經理人隊伍形象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都有積極引導作用。對職業經理人信用的培養有助於加強其對職業群體的認同感和責任感,防止“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改變老百姓眼中“無商不姦”的傳統觀念。

  從宏觀角度來看,職業經理人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是商事活動參與者中的翹楚。他們代表了經濟生態的最前沿,其言行深刻影響其他市場主體,乃至觸及整個市場發展的趨勢。在這個意義上,職業經理人的信用建設將不僅僅關乎個人修養,不僅僅體現為企業發展的助力,還被賦予了重大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職業經理人個人、行業管理組織自身以及國家政府攜手推動職業經理人信用的建設。

  信用是衡量職業經理人能力的重要指標,但要真正提高職業經理人信用,發揮職業經理人信用的“虛擬資本”的作用,從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行業自律組織,對職業經理人群體進行系統化、標準化的職業信用教育,根據教育成果和業績反饋給予資資認證,並且佐以專業化的徵信評級體系,從而使職業經理人信用由虛轉實,變得真正“可度量、可比較、可定價”的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公允實在的信用評價不僅是會給職業經理人群體帶去直接的經濟利益,也為外界有需求的企業家增加甄別職業經理人信用優劣的手段,將不失為一項雙贏的社會化的人力資源的治理創新舉措。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