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日本負利率在起何作用?

  • 發佈時間:2016-02-21 19:29:5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16日,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會議上祭出的負利率政策正式生效。但與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初衷背道而馳的是,政策出臺到生效的兩周時間裏,日本股市震蕩劇烈,日元大幅飆升,提振家庭和投資人信心的措施大打折扣。

  雖然是短期效應,並且不少日本經濟學家也力挺負利率的提振作用,但隨著日本、丹麥、瑞典、瑞士等多國央行均被迫祭出負利率以提振通脹、貶值本幣,全球市場對這一“江郎才盡”的貨幣政策刺激手段卻愈發麻木。

  對抗美聯儲

  對於日本負利率政策出臺的原因,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劉雲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主要是為了應對此前日本股市一直下跌。往前追溯,日股下跌的原因則是美聯儲加息之後全球出現了金融震蕩,由此,日本股市下跌並引發日元升值。“在日本國會答辯時,黑田東彥被反覆質疑的就是日元升值的問題,可以説日元升值是日本現在面臨的最大難關。因此黑田東彥也在多個場合表示,日本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亦即通過再次加碼量寬使日元貶值。”劉雲指出,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日本公佈了針對部分活期存款實行負0.1%年利率的決定。

  日本央行公佈負利率政策後反應並不好,日股震蕩,日元飆升,家庭和投資者信心大幅下挫。而2月15日公佈的日本經濟數據更是雪上加霜,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産總值折合年率萎縮1.4%。

  不過日本仍有不少經濟學家支援黑田東彥的這一決議。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波動只是短期現象,隨著市場回穩,負利率或有利助於日元升值。三井住友銀行首席日本經濟學家西岡純子(JunkoNishioka)認為,此前銀行存款利率已經相當低了,因此負利率也許不會進一步傷及消費。而房貸利率等借貸成本能夠有所下降,這對家庭來説是利多。

  適得其反引發內憂

  不過,現實並沒有理想中那麼豐滿,負利率公佈後還沒有産生積極影響。

  劉雲認為,負利率首先給日本市場帶來的是指導上的混亂。雖然最初確實表現為日股上漲、日元貶值,但這也僅僅維持了一週時間,春節期間伴隨著美股下跌日元大幅上漲,日股則跌至14000點。“日本央行所釋放的信號以及理論上的積極作用,市場並沒有接受,市場更多看的是風險。”

  同時,日本金融市場也在負利率之下發生改變。劉雲指出,負利率政策令可能受到衝擊的中小企業不滿呼聲在增多,部分郵儲降低了貸款利率;而在資本市場,由於搶購長期國債而使日本10年期的長期國債已經出現負值。種種因素下,日本金融市場出現大漲大跌的動蕩,並且已經變成了由政策引導的市場。

  低利率尤其是負利率導致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削弱。按照美國銀行的計算,存款利率每下調100個基點,對銀行業利潤的影響高達12%。而據標準普爾測算,負利率政策將使商業銀行2016年度營業利潤減少8%~15%。更重要的是,負利率還促成了公債收益的大幅下行,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有史以來首次跌入負區間。在存款利率為負和公債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銀行通過借款與公債發行所能獲利的空間被大大壓縮。

  目前,歐洲銀行股價已重挫28%,日本也難逃厄運。自1月30日日本央行宣佈負利率政策以來,日本銀行股價已下挫1/3。“這些造成的後果就是,所有市場的漲跌都變為通過關注央行政策來進行大幅調整,金融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體經濟,成為依靠猜政策賭博的工具。導致的後果就是,金融市場的泡沫和風險也就更大,而非穩定向上的趨勢。”劉雲説。

  此外,金融不穩或企業盈利下降也在削弱日本財團的影響力。“日本財團的對外投資是日本核心競爭力,如果金融市場中金融企業的利潤下降,那麼對日本産生的影響也不言而喻。”劉雲指出,眼下,負利率已經阻擋不了日元升值的腳步。

  負利率所引發的日元升值不僅正在蠶食日本大量海外製造業的利潤,同時也導致了銀行業利潤的減少,並增加了借款人的成本。據摩根士丹利數據,日本負利率政策導致日本銀行業的凈利差(NIM)降至25年來最低水準。“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經濟根本擺脫不了通縮的風險,這與安倍經濟學是完全相悖的。”劉雲説。

  負利率影響全球金融

  在劉雲看來,日本負利率政策對全球市場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此前歐洲多國已經通過了負利率政策,並且歐洲央行有可能在3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再次宣佈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在“牽頭部隊”的陰影下,日本的負利率只能算“跟風”之舉。

  劉雲認為,日本負利率更多體現的是美日歐三方的國家貨幣政策的分化。同樣是擴大量化寬鬆,但美聯儲加息後,歐日只能通過負利率的方式採取這種措施擴大量化寬鬆。在三方博弈之下,全球資本走勢和流動也會出現較強迷惑性。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陳言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本負利率對國際金融市場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也是通過日本股市的震蕩反映出的。

  不過就全球範圍而言,負利率已經使全球金融市場愈發麻木。隨著全球銀行股陷入動蕩,多個國家的負利率政策造成的流通滯澀還會加劇惡性迴圈。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進一步下調負利率或引發市場信心新危機,並損及整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相關連結

  瑞典將負利率水準降至歷史新低

  據新華社電瑞典中央銀行2月11日宣佈,從本月17日起將已處於負值的基準利率下調0.15個百分點至-0.50%,以進一步刺激經濟,確保通脹率能夠在2017年回升並穩定在2%的目標水準。

  瑞典央行在當天的新聞公報中説,考慮到目前國際油價低迷、全球經濟發展依舊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通脹率低,加之各國央行採取的擴張性貨幣政策,瑞典央行對其貨幣政策作出相應調整,採取更具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公報説,先前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對鞏固經濟復蘇和降低失業率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通脹率也出現回升態勢,然而最近數月來“超乎預期的疲弱數據”顯示經濟復蘇仍相當脆弱。

  瑞典央行表示,今年上半年將繼續通過購買政府債券的方式來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同時,央行也已準備好實施“更為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瑞典自去年2月開始進入負利率通道,央行先後將基準利率降至-0.1%、-0.25%、-0.35%,並不斷增加央行購買政府債券的額度,以刺激經濟復蘇。

  負利率意味著儲戶把錢存在銀行將非但沒有利息,還將被銀行收費。這一政策將鼓勵居民、企業和銀行將錢用於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除瑞典外,目前全球實施負利率的還包括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瑞士央行以及丹麥央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