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零售商須提升全渠道購物體驗

  • 發佈時間:2016-02-21 19:30:4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李子晨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至25年來的新低,在此環境下,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等快速消費品的現代渠道增長趨勢與整體市場相同,處於疲軟態勢。近日,消費者購買和使用洞察市場研究機構凱度消費者指數發佈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銷售額較去年增長3.5%,現代渠道(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年增長率僅為3.3%。

  展望2016年,凱度消費者指數認為,便利店仍將加速發展,但零售商擴張下線市場(地級市+縣級市+縣城)須謹慎,零售商間並購/合作將繼續擴大,提升全渠道購物體驗仍是零售商亟須加強的方面。

  國內國際零售商均現頹勢

  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報告,2015年在快速消費品的現代渠道中不同地區、不同業態的增幅有顯著區別。從城市級別來看,重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和省會級城市年銷售額增長僅為1.4%,而縣級市及縣,年度銷售額增長也放緩至4.4%。在不同業態中,大賣場在重點城市和省級市首次報告負增長(-1.5%),然而在渠道下沉、開設新店的推動下,大賣場在全國市場則有4.4%的增長。凱度消費者指數預測,在未來幾年,大賣場仍將在下線城市得到普及。反觀便利店這種“小而美”的業態,其在2015年繼續保持強勢增長,在全國的銷售額增長13.1%。

  2015年國際零售商在中國的日子更不好過,數據顯示,其市場佔有率繼續流失,同比下滑1.1個百分點,在現代渠道中的佔有率下探至13.4%,因此和本土零售商的差距繼續拉大。中國零售環境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國際零售商雖然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途徑,但其優勢區域(北、上、廣、成和省會級市)的消費不振,在下線城市又遭遇本土零售商的強勢競爭以及電商巨頭的挑戰,因此依舊處於劣勢。

  便利店和全渠道仍是增長機會

  凱度消費者指數在展望新的零售增長機會時認為,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在上線城市增長低迷,迫使所有零售商都開始轉向下線城市尋求增長機會,這必會引發更加激烈的市場份額大戰。目前零售商最快的增長方式仍然是攻城掠地式的門店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下線城市的增長速度也在明顯放緩。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局面,開店後零售商是否能真正做到以顧客為中心,根據區域的消費特點和顧客需求,優化商品結構並開展最有效的店內促銷活動,將成為制勝的關鍵。

  隨著競爭的加劇和整體市場增長放緩,零售商必須擴大規模以優化成本結構,提升他們在和供應商談判中的優勢。永輝在2015年通過對聯華部分股份的收購,瞄準了聯華仍居強勢地位而每人平均消費力較強的華東市場。紅旗通過兼併互惠超市,使其在中國西部市場的份額迅速擴大到1.5%。凱度消費者指數認為,儘管經歷了過去數年的合併收購,中國零售市場相對發達國家碎片化的格局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前十大零售集團在現代通路銷售額中僅佔不到三分之一,因此區域零售企業之間的合作並購大戲在2016年仍將延續。

  與此同時,便利店目前是中國零售市場增長最快的業態之一,儘管在南區的競爭已經異常激烈,但該業態在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同時中國的便利店也在不斷嘗試經營模式的創新,為顧客提供差異化的購物體驗,特別是在過去兩年和電商的合作,承接了“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近日,羅森和武漢中百集團簽訂了區域使用許可權協議,表明外資便利店通過互補優勢迅速搶佔內陸城市便利店市場的制高點。

  此外,隨著電商在中國快速消費品市場繼續高歌猛進,在2015年銷售額增長37%。為了贏回消費者流往電商渠道的花費,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商開始搭建自己的電商通路平臺,依託跨境電商和移動電商的爆發性增長,進行全渠道的轉型。目前大部分的實體零售商在全渠道經營上還處於探索的初級階段,無法真正為消費者打造線下線上無縫連接的購物體驗,因此在電商大戰中還未能形成具有差異性的競爭優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