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加碼新興産業發展
- 發佈時間:2016-02-21 19:30:3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3D列印、跨境物流、機器人製造……這些在中國方興未艾的産業,外資企業是熱情的參與者。它們為什麼來?看好中國什麼?又給中國帶來什麼?新華社記者走進3家新興行業裏的外企,一探究竟。
比利時3D列印公司:“中國智造”帶來廣闊市場
“中國製造業升級給3D列印技術的運用帶來了廣闊市場。”上海瑪瑞斯三維列印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琴恩説。
誕生於西方的3D列印技術,現在已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國醫療、航空航太、汽車、設計等領域,擁有26年曆史、總部位於比利時的瑪瑞斯公司敏銳地嗅到這一商機,並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3D列印公司之一。
2014年5月,瑪瑞斯先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6個月後,又成立其中國首家分公司。“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200多種産品的産量是全球第一。‘中國智造’對品質的要求很高,激發了企業對3D列印技術的興趣。”琴恩説。
瑪瑞斯進入中國市場後,主要服務於醫學及工業領域。目前,其已經與上海第九人民醫院、上海兒童醫院等合作成立研究中心,有數十家合作夥伴。
對於3D列印企業而言,智慧財産權保護是生命線。瑪瑞斯曾經非常擔心中國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令我意外的是,政府部門十分重視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保護力度不斷加大,這打消了我們的顧慮。”琴恩説。
馬瑞斯與上海市寶山區政府合作,聯合打擊盜版;與合作夥伴推薦正版軟體,使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後迅速走上軌道。“面對新技術,歐洲政府要花很長時間論證、評估,還可能因為風險太大而放棄,而中國則是邊做邊修正,效率很高。我對中國的3D技術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琴恩説。
中央財經大學跨國公司課題組副教授李煜偉指出,3D列印是滿足複雜零部件的製造,3D列印技術和傳統製造業結合已成為當今製造業的發展趨勢。3D列印能改善生産工藝,有助於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轉型。
全球快遞巨擘佈局中國二三線城市
“儘管近年中國進出口數據出現一些起伏,但中國市場仍有旺盛的跨國運輸需求,我們的這一基本判斷沒有改變。”聯邦快遞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陳嘉良説。
雖然一些低端製造業在向東南亞地區轉移,但在華運營30餘年的聯邦快遞仍將中國作為其全球市場的亞洲樞紐,並增加在中國的投入,不僅在上海、廣州建立快件運轉中心,還佈局二三線城市。
聯邦快遞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的全球中小企業發展調查顯示,中國中小企業開展跨境業務的積極性較高,有62%的企業認為他們未來5年內會開展跨境業務。而在出口市場選擇上,除傳統的歐美市場,還有印度等新興市場。
陳嘉良説:“中國當前處於轉型期,儘管傳統進出口産品有所減少,但電子産品等對時間和安全要求高的産品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市場空間。”
不久前的“雙十一”,聯邦快遞十分忙碌。“雙十一”是中國境內的購物狂歡,隨著代購、海淘等購物方式的興起,跨境消費的比重逐漸提高。從選購物品種類上看,國外消費者更青睞中國的電子産品,而中國消費者更青睞國外的奢侈品。“中國倡導轉型升級,意味著將更加重視高端科技産品和設計研發,空運和特種運輸的需求會增加,這對於從事高端快遞業務的聯邦快遞而言,是巨大的機會。”陳嘉良説。
李煜偉指出,隨著我國降低外資服務業準入門檻,越來越多的外資進入服務業。聯邦快遞等外企加快佈局中國,説明中國運輸服務業潛力巨大。
德國機器人製造商:中國大市場機遇不可失
中國的機器人産業近年迎來“井噴”。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全球機器人四大巨頭之一的庫卡公司看準時機于2012年在上海開設德國以外的首家海外工廠。
記者來到這家現代化的工廠,2萬平方米的廠房寬敞明亮,流水線上生産出的工業機器人、控制臺,主要用於汽車焊接以及組建等工序。該工廠年生産能力達5000台,佔庫卡全球生産總量的三分之一。“過去我們的客戶,一個廠用幾臺、幾十台機器人,現在一個訂單都是幾百台。機器人的用量、適用範圍都在擴大。我們的客戶不僅有寶馬、賓士等全球知名車企,也有中國本土企業。”庫卡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孔兵説。
專家分析,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尤其是企業和市場對於産品品質穩定的需求,中國的機器人市場會越來越大。
孔兵説,機器人是個充滿希望的行業,中國國內也有很多機器人企業發展迅猛。未來,建設自動化物流、無人車間等是機器人應用的趨勢,市場前景光明。庫卡要加強在中國實施本土化戰略,並將以中國為立足點,輻射亞洲。
李煜偉認為,機器人其實並不神秘,就是自動化。目前長三角地區擁有完整的機器人産業鏈,外資機器人製造商的進入可帶動技術進步。而且由於機器人行業還沒有統一標準,外資儘快進入意在搶佔建立行業標準的先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