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反導遊戲: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 發佈時間:2016-02-21 08:0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美國反導遊戲: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

  “如果要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系統,那完全是針對朝鮮,是為了提高現有的針對潛在的朝鮮導彈威脅的防禦能力。”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彼得·庫克近日強調,“薩德”絕對不是為了對中國構成威脅。對此,中國外長王毅一針見血地指出,“薩德”反導系統覆蓋範圍,特別是其X波段雷達監測範圍遠遠超出半島防衛需求,深入亞洲大陸腹地,不僅將直接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也將損害本地區其他國家的安全利益,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隨著朝鮮第四次核子試驗和緊隨其後的“射星”,美準備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話題被激活,並有進一步發酵之勢。美在東北亞“借題發揮”之際,其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也在急速推進著。從美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説與做,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人反導彈遊戲的玄機。

  當藉口“已成往事”

  無獨有偶,美當年要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時也是以另一個核問題為藉口——伊核問題。彼得·庫克上述這番就“薩德”指向的表述不禁讓人想起奧巴馬當年就美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問題的那段“真情告白”。2009年4月5日,奧巴馬首次以美國總統身份訪問歐洲,他在捷克發表演講時表示:“一旦伊朗的威脅得到解除,我們的安全基礎將更為穩固,在歐洲建設導彈防禦系統的驅動力也就不復存在。”很顯然,奧巴馬把“伊核問題”當成了美在歐部署反導系統的“根本原因”。

  但6年過後,當伊核協議最終簽署、伊朗“核威脅”已被解除之際,美在歐部署反導的驅動力卻依舊在。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與伊朗達成了歷史性的全面解決伊朗核問題協議。當日,俄外長拉伕羅夫隨即表示:“莫斯科希望,伊核協議後,美將對其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計劃作出調整。”

  而美國國務院7月15日馬上回應稱:“伊核協議不能消除在歐洲創建導彈防禦系統以對抗伊朗導彈威脅的必要性。”3個月後,美海軍首次在歐洲測試了反導系統,從英國赫布裏底群島發射的一枚短程“獵戶座”彈道導彈在穿越大西洋上空時被兩枚反艦巡航導彈攔截,其中一枚來自美國“羅斯號”航空母艦。美國防部發佈聲明稱:“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非美國域內發射‘標準三型’攔截導彈,也是第一次在歐洲攔截彈道導彈。”

  而該艦載導彈防禦系統僅是美歐反導系統的一個補充設施,它未來將與由羅馬尼亞和波蘭打造的導彈防禦攔截系統相互配合工作。當“伊核”這塊遮羞布被撕掉之後,美在歐部署反導系統的“司馬昭之心”也就大白于天下——該反導系統指向的就是俄羅斯。

  當計劃“化整為零”

  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啟動導彈防禦計劃以來,從“星球大戰計劃”到TMD(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和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一直沒有實質放棄該計劃,只是不同的總統以不同的形式推進。2001年,美國單方面退出美蘇于1972年簽訂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開始在其本土進行多次反彈道導彈試驗。2007年1月,美國宣佈計劃在波蘭建立導彈攔截基地、在捷克建立與之配套的雷達預警基地,作為美國全球反導系統的一部分。這一計劃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特別是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2009年9月,奧巴馬出人意料地宣佈放棄東歐反導計劃,改為實施“歐洲反導分階段適應方案”。

  仔細一看便知,美把布希“所有式”的反導計劃化整為零,實施了一個對俄“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對此,俄心知肚明,為了阻止美國人在自己家門口部署反導系統,俄可謂是“磨破了嘴、跑斷了腳”,先是直接做捷克、波蘭等國工作,隨後又爭取法、德等“老歐洲國家”的理解,有意通過“老歐洲國家”在關鍵時刻説服美國和“新歐洲國家”“迷途知返”。

  為了説服美國人放棄這個對美俄關係未來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念頭,俄羅斯也是“軟硬兼施、鍥而不捨”。終於,俄羅斯和北約2010年在裏斯本峰會上商定就反導項目進行合作,但從此再無下文。

  當承諾“只在風中”

  為了勸美在反導問題上收手,俄還主動幫助美國人找“變通之法”,俄總統普京先後提出了把俄軍通過亞塞拜然加巴林雷達站所獲資訊與美共用的“替代方案”、與北約的“共建方案”和派俄軍事人員實地監督美國未來在東歐反導系統的“參與方案”,希望通過“共商、共建、共用”的方式淡化美反導系統針對俄羅斯的性質。

  但俄羅斯人的苦心和誠意並未阻止美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決心和步伐。俄美就反導問題談來談去,剩下了四方面的根本分歧,就再也談不下去了。

  第一,俄堅持要美就其反導系統不瞄準俄的承諾給出一個具有實際約束力的法律文件。但美方只願給口頭承諾,最多也只是“政治文件中的一段表述”,並非“法律承諾”。

  第二,俄希望與美和北約從零開始共同評估“導彈威脅”,以確定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的必要性,但美方認為俄方這是“多此一舉”。

  第三,俄提出與美國和北約“共建”歐洲反導系統,實現歐洲整體反導系統。但美方和北約堅持“各建各的”,然後進行必要的“資訊交換和共用”。

  第四,俄希望與美共同確定聯合反導系統的一系列相關參數,保持歐洲聯合反導系統的透明性和可核查性。但美方明確表示不可能在反導技術問題上與俄方完全“坦誠相見”。

  顯然,俄美反導彈談判一涉及實際問題就“戛然而止”了。

  普京2015年12月10日在俄國防企業發展問題會議上説,美國以應對伊朗和朝鮮核計劃為藉口,掩飾其擴大反導系統的真正目的。可眾所週知,伊朗核問題已得到解決,相應協議已經簽署,而美國建立反導系統的工作卻仍在繼續。美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其他國家的核戰略潛力,以獲得決定性的軍事優勢,但俄將發展能突破美國反導系統的打擊性武器。

  本報記者 關健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