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不剃頭 不過是民俗
- 發佈時間:2016-02-21 02: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長假結束了,各門店陸續開張紅火起來,唯理髮店生意冷淡,原因何在?
年過完了,大大小小的門麵店鋪都陸續開門營業了,又恢復了往日紅火的景象。而街頭的各家理髮店仍是異常的冷清,與節前排隊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出現這一情景主要緣於民間的一種説法,説是正月裏不能剃頭,“正月裏剃頭死舅舅”。因此,人們早在春節前就理了發,一些貪玩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催促下走進了理髮店,而下一次理髮又大多擠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民間説是“二月二剃龍頭”。
其實,正月不理髮看似一種習俗,更像是一種迷信,甚至有人認為,這從秦始皇時期就開始流傳了。民間有許多説法,一是説頭髮是“發”的近義,而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人們不願新年伊始就失去“發”的良好願望,所以正月裏才不剃頭;也有的説是“正月剃頭思舅舅”,後來被人誤傳為“死舅舅”,以訛傳訛就有了“正月裏剃頭死舅舅”的説法;還有的人説二月二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天才應該“剃龍頭”,正月裏自然也就不用剃頭了。
不過,最有説服力的還要從清軍入關時説起。西元1644年順治帝即位。一年後,清兵勢如破竹般擊潰李自成、橫掃江南消滅了明王朝的主要抵抗力量,由攝政王多爾袞代七歲的小皇帝順治頒發了《薙發詔書》,在全國男子中推行統一的“薙發垂辮”髮式,並強調“自發佈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為惜發爭留,決不輕貸”。“薙發”就是剃髮,指在額角兩端向頭頂引一條直線,將直線以下前顱的頭髮全部剃去,只留顱頂後的頭髮,編成辮垂下。大清皇帝推行的這一種奇怪髮式,其目的是為了一統江山,實現“削平四週,留守中原”的治國主張。在當時,清代滿族成年男子的髮式已經是“薙發垂辮”,不存在奉旨剃頭之事,而這種髮式要在漢人中推行自然離不開剃頭匠了。於是,清政府便把全國的剃頭匠召集起來,每人發給一個挂有聖旨的旗桿,並打出了“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口號。隨後,這些剃頭匠便行南赴北,走街串巷,奉旨把人們的頭髮一一拿下。
然而,出乎人們意外,朝廷的這種強硬做法遭到了歷來柔弱的江南民眾的反對。江南士子認為剃頭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高呼“頭可斷發不可剃”的口號,指望通過群眾的力量讓滿清朝廷有所收斂。義大利人衛匡國所著的《韃靼戰紀》中,就記錄有中國南方軍民為保衛頭髮而戰的情況。
如史所見,後來江南士子剃了頭垂了辮,他們只好暗自以“正月不剃頭”來寄託對自己民風舊俗的思念。據考證,當地人有意將“思舊”讀成了“死舅”,加之人多口雜,“思舊”被誤傳成“死舅”。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稱:“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于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隨著時間的流逝,束髮與梳辮都成為了歷史陳跡,正月裏不剃頭的習俗卻流傳了下來。(作者:袁文良 來源:經濟日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