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部門聯手為房産交易減稅 樓市去庫存能否找到強心劑

  • 發佈時間:2016-02-20 07:18: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松濤  責任編輯:羅伯特

  2月19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佈文件,從本月22日起,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房地産交易環節的契稅、營業稅徵收比例將降低。

  降低購房首付比例、上調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降低交易環節稅費徵收比例——不到20天連出三招,今年房地産調控的大幕已經開啟。

  在業界看來,巨大庫存已成為當前房地産行業的最大問題,也是擺在中國經濟增長面前的難題。財政部等三部門的新政策目標指向正是去庫存。

  那麼,房地産庫存到底有多少?

  在2月19日召開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6年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拿出了數據。

  “我覺得有大中小三個口徑。”王一鳴説,最小的口徑是已建成的商品房待售面積,中口徑是加上在建的未售面積,最大的口徑是已購買土地但尚未開發的面積。

  王一鳴拿出的數據顯示,到去年12月底,全國房地産待售面積為7.18億平方米,這是房地産庫存的最小口徑。加上在建面積73.5億平方米,是庫存的中口徑,這個庫存量需要5年9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掉。

  “如果再加上待開發土地面積,按平均容積率2.37計算,房地産庫存需要6年5個月才能消化掉,這是房地産庫存的大口徑。”王一鳴説。

  也就是説,最悲觀地看,目前房地産庫存需要6年5個月的消化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總體庫存量大,但已經出現分化。一二線城市庫存正在緩解,但三四線城市至今沒有緩解的跡象。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記者,本月初針對非限購城市,央行下調房貸首付比例,此次財政部等三部門調低房地産交易稅費,切實降低購房成本,有利於房地産市場交易的活躍,推動房地産去庫存。這也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的具體表現。

  那麼,此次三部門的新政究竟能對購房産生多大的刺激作用?

  按照三部門的新政,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

  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徵收契稅;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徵收契稅。

  個人將購買兩年以上(含兩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房地産仲介公司算了一筆賬。對一個二套房購買者來説,假設購買一套90平方米、總價100萬元的住房,需要繳納契稅3萬元,按照新政,只需要繳納1萬元。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這個政策將有利於降低購房成本,增加購房需求,加快房産流通,加快去庫存,降低庫存量較大的三四線城市的樓市風險,促進樓市繁榮,進而提振宏觀經濟。

  在胡景暉看來,2015年“330新政”出臺之後,一系列利好樓市的政策全部都是貨幣政策,但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貨幣政策對樓市刺激的邊際效應逐步減弱,市場也在降溫。此次中央重啟財稅政策,意味著未來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將成為促進房産流通,加快結構調整,加速去庫存化,促進樓市繁榮的主要政策方向。

  政策實施效果尚需時間檢驗,對樓市去庫存來説,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王一鳴看來,目前樓市最突出的矛盾有兩點:一個是三四線城市化解庫存難度大,下一步怎麼化解,還找不到特別有效的辦法;另一個是商業用房和辦公用房去庫存壓力更大,需要10年10個月才能消化,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商業用房沒辦法消化。

  王一鳴提出了8條措施破解庫存難題,包括在人口凈流出的地區控制房地産用地供給量,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貨幣化安置比例,發展批量化租賃的市場,探索建立城市住宅政策性銀行,推進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抵扣個人所得稅,通過特殊政策進一步鼓勵農業轉移人口買房,商業用房、辦公樓資産證券化,儘量取消以前的一些限制性政策等。

  在胡景暉看來,房地産調控仍需進一步深化。比如一線城市也需要通過減稅的方法來促進二手房流轉;除了契稅和營業稅,個稅也有減免空間。

  儘管過去的一年是房地産庫存問題暴露的一年,但這個行業的銷售收入依然處於高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房地産行業的銷售額達到8.73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創歷史新高。

  王一鳴提供的數據顯示,房産稅、營業稅、附加稅、企業所得稅等房地産相關稅收在整體稅收收入中佔到30%,“我覺得在國民經濟中非常重要。”

  本報記者 李松濤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