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當前物價走勢分析與預測

  • 發佈時間:2016-02-19 05:45: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物價走勢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2016年的物價走勢如何?這一輪物價低位運作的態勢是否會持續?生産領域價格低迷的局面是否將有所改觀?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通過深入調研,進行了分析和預測。

  當前,各界對2016年價格總水準走勢的預測存在明顯的分化和爭論,主要的爭論焦點集中在工業領域價格走勢上。有的研究認為,今年價格走勢將總體向好,特別是工業領域價格將明顯回升。但也有研究持比較悲觀的態度,認為今年價格總水準將繼續保持低位運作,不會有明顯好轉。

  我們認為,對當前物價走勢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依然是國內供需結構的變化和經濟增速水準。在此基礎上,應重點關注佔物價指標權重較大的重要商品價格走勢,以及宏觀政策對物價走勢的傳導。同時,須密切注意能源和糧食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美元匯率週期性影響以及國際主要經濟體復蘇情況。

  (一)

  分析起來,影響物價走勢的因素有:

  一是2016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和供需結構。2015年,服務業、高端製造業以及環保産業的消費增加是經濟增長的亮點,也是穩定CPI和核心CPI走勢的重要基礎。2016年,國家鼓勵創新政策的推進將進一步激發高端消費品、服務業領域創新熱潮,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並繼續帶動消費價格的穩步回升。投資對2016年價格總水準走勢的影響比較複雜。一方面,過去投資基數過大,加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限制傳統高耗能、高污染和産能過剩行業發展,傳統投資需求對增長和物價總水準拉動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出於保增長要求和以往投資的慣性,基礎設施投資或將繼續保持穩定的增長,而房地産行業的投資情況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除投資和消費以外,進出口對國內物價總水準走勢的影響主要從兩個方面體現:一是國際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復蘇情況對出口産品總量和價格的影響;二是人民幣匯率波動對進出口産品價格的影響以及對國內價格指標的傳導。目前,全球經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整體復蘇跡象,這無疑將通過出口的下降抑制國內價格總水準的增長。

  二是宏觀政策導向對物價走勢的影響。2015年,為實現保增長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多次降息、降準。目前,前期寬鬆貨幣政策的效果已經顯現。此時,若進一步採取數量型工具,擴大貨幣供給量,可能會在短期內促進價格總水準的上升,但這種上漲不具有持續性。為此應保持適度寬鬆政策基調,為經濟發展提供適度流動性,保障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合理增長。同時,重視對不同經濟體實施差別化的政策,進一步加大對新興産業、民生事業、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大眾創業定向金融扶持。這樣貨幣政策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大幅提升價格總水準,但有利於長期價格走勢的向好。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對國內價格的影響。2014年以來,能源等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低迷是國內結構性通貨緊縮的重要原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CRB指數、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均經歷大幅探底,後緩慢、逐步復蘇。但是,2014年之後,兩大指標快速、明顯下降。這表明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供過於求、美元匯率繼續上行局面短期內難以扭轉。目前,雖然國際地緣政治形勢的不確定性增強,國際石油等價格有短期小幅回升的可能性,但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是小概率事件。國際資源能源等價格下降雖然抑制PPI上漲,但是作為基礎投入品的原材料價格下跌有助於降低國內製造業生産成本,提高産品競爭力。此外,借助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降,提高原油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逐步降低煤炭消費量,也是中國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途徑。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可能影響2016年物價總水準走勢。如糧食、豬肉等重要商品價格變化。由於中央財政連年採取支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科技研發力度,加之近年來氣候適宜、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國內糧食連年豐收,糧價沒有明顯的上漲壓力。開始於2015年3月份的肉禽價格恢復上漲也基本結束,不具備大幅推高消費價格指數的能力。

  總之,2016年,受經濟下行壓力、部分産能過剩行業經營困境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的影響,國內物價指數低水準運作屬於大概率事件。但由於居民消費和服務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前期寬鬆的宏觀政策繼續保持,部分城市房地産市場復蘇等因素綜合影響,2016年物價總水準走勢應好于2015年。針對工業領域通縮以及CPI與PPI之間缺口加大的問題,我們認為,部分産能過剩行業去庫存、去産能是較長期的過程,工業領域難以在短期內擺脫經營困境。2016年PPI由負轉正難度較大。但是,隨著國家鼓勵創新、簡政放權政策的實施,經濟結構將逐步優化,高新技術産業、網際網路産業等發展將為工業領域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抑制工業生産者價格進一步下滑。

  (二)

  做好今年物價領域工作,有以下幾個重點需要把握:

  第一,價格總水準低位運作為深化改革提供空間,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快推進改革。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抓住價格總水準低位運作的有利時機,推進價格領域長期懸而未決的深水區改革。《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7年,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基本放開。這為深化改革指明瞭方向。一是利用當前價格總水準低位運作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自然壟斷行業中競爭環節的價格改革。加快電力市場改革,儘快實現“網廠分開、競價上網、輸配分開、售電放開”等,理順電力價格形成機制。積極推進鐵路、航空運輸價格改革,以價格改革帶動投融資體制改革,提高行業競爭力。進一步完善階梯電價、階梯水價的形成機制。二是形成能夠反映環境價值的資源能源相對價格體系。將天然氣定價改革試點單位經驗推廣到全國。進一步完善原油、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方式,使能源價格反映真實價值。加快推進電煤價格市場化改革。三是系統協調推進價稅財聯動改革。價格總水準低位運作有助於營改增、資源稅和房地産稅等改革的推進。綜合利用價稅手段有效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競爭力。

  第二,慎重選擇宏觀政策調控工具。未來宏觀政策工具應針對具體行業發展現狀,實施有差別的指導,切實降低小微企業、高新技術産業融資成本,淘汰落後産能,實現工業的升級換代。確保新增貨幣供給主要流向實體經濟領域。同時,進一步完善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理順利率政策與金融市場、實體經濟之間的傳導關係;合理擴大匯率管理的浮動空間。運用宏觀審慎政策,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爆發。適度擴大財政赤字率,在保障政府承擔公共職能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提高財政在社保和民生領域的支出,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負擔。

  第三,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和資本市場,防止金融市場風險向實體經濟擴散。高度關注部分城市房地産價格劇烈波動,防止形成新的市場泡沫。在合理推動部分城市房地産去庫存的同時,也要抑制某些地區房地産市場投資衝動。重視股票、債券市場對居民財富積累、擴大消費和鼓勵企業投資的重要作用。引導金融市場健康發展,防範金融市場價格過度波動。嚴厲打擊違法投機行為,建立透明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探索資本市場監管的新方式,結合中國金融市場自身特點,逐步穩妥推進交易制度的改革。切實保持和維護市場信心,以有力措施和切實行動,引導形成對改革前景的樂觀預期。

  第四,注重防範國際市場價格風險的傳導,及時有效對衝風險。高度關注石油、天然氣和農産品等國家大宗商品價格走勢變化,及時調整我國進出口政策,防止國際市場價格風險對國內實體經濟的衝擊。利用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低位運作的有利時機,完善石油、液化天然氣等重要商品儲備制度。鼓勵資源能源企業走出去,擴大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大力發展能源期貨等金融市場,用金融工具對衝能源貿易價格風險。加大對國內壟斷能源企業的成本審核力度,完善國家補貼政策,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國內外價格聯動機制。

  第五,根據消費結構的變動趨勢,合理調整價格指標的編制。現有CPI編制構成中,食品類比重較高,特別是豬肉等肉禽産品權重較高,其價格波動將明顯影響CPI走勢。實際上,隨著居民收入水準提高,食品類消費佔總支出比重逐漸下降,服務類消費比重正在上升,在CPI編制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予以調整。除調整CPI編制構成之外,還應逐漸將商品的替代品種類和可替代程度引入指數編制,更好反映單一産品價格波動的真實影響。工業生産者價格中,傳統化石能源行業所佔比重較高,其價格走勢不能反映能源結構優化等戰略目標,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予以調整。

  第六,關注價格總水準長期波動對民生事業的影響。近年來,雖然CPI持續低水準運作,但是食品價格特別是肉禽蛋奶等商品價格絕對水準並不低。加之學前教育、醫療、物業管理等服務類價格持續走高,低收入家庭支出面臨較大壓力。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要在增加困難家庭補貼,將最低收入標準與CPI上漲幅度掛鉤的基礎上,重點保障低收入和貧困家庭營養攝取和基本醫療服務,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基本受教育權利。惠民生與促改革並舉,才能減少改革阻力,形成並壯大改革合力,實現改革的目標。

  第七,積極開展反壟斷執法,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密切關注重點行業經營態勢,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治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打擊合理競爭的行為。不斷完善反壟斷法律法規體系。把轉變政府職能、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行業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與推行反行政壟斷執法、防範經營者違法集中等措施有機結合起來。重點關注醫藥、旅遊以及相關服務業的價格違法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清理對企業和居民個人辦理相關業務的亂收費、亂定價等違規行為,切實減輕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執筆:張群群 王振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