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半,“家長作業”讓家長“壓力山大”
- 發佈時間:2016-02-17 01:30:43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節假期剛過,家住青海西寧的“80後”母親王艷芳有些不淡定了,不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家中9歲女兒的寒假作業。
“今年的寒假作業,是要求孩子和家長一起做道‘拿手菜’,還要求有圖有真相,有錄影更好。現在的孩子連洗菜都不會,怎麼可能會做菜,最後只能是爸媽代勞了。”王艷芳説。
近幾年,在小學生家長的微信朋友圈中,經常可以看到“剪紙辦報做泡菜,娃娃不行爹媽來”之類的段子。而那些超出孩子能力、最終常常由家長代勞的作業,也被戲稱為“家長作業”。
“現在至少在小學階段,書面作業總體在減少,這絕對是件好事。但有些非書面的作業,孩子仍然做不了。”家住西寧的王暉向記者“吐槽”,自從兒子上學之後,他和妻子的手工製作水準,竟有了明顯的提高。
記者調查發現,如果説小學低年級以手工製作為代表的“家長作業”是讓家長“頭疼”的話,那麼高年級的某些“燒腦神題”,則讓家長不禁發問:“難道我連小學都畢不了業?”
網友“瀟湘子”在朋友圈中曬出了五年級女兒的一道作業題:“一人有3個A,二人有4個A,三人有5個A,四人有7個A,請問A是什麼”。最終的答案更讓人“噴飯”:A竟然是“筆畫”。
西寧市行知小學教導處副主任張世芳認為,教育應當循序漸進,作業難度也應控制在孩子綜合能力可及的範圍,如果一味求“新”求“奇”,不僅起不到培養發散思維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把學生思維引向“腦筋急轉彎化”的歧途。
西寧市南大街小學大隊輔導員汪源告訴記者,該校今年的寒假作業中,包括給自己做理財“小存摺”、和父母一起買年貨、自己寫春聯等內容。如果有條件,孩子可以跟隨父母一起回鄉下老家過年,體會傳統年俗的魅力。
汪源説,某省教育部門年初發佈“作業新規”,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作業只能扮演“督促者、支援與鼓勵者”的角色,學校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這種探索應該肯定,並且值得推行。”他説,叫停有形的“家長作業”只是為孩子和家長“減負”的重要步驟之一,如何讓孩子更多感受教育的快樂,讓家長真正分享孩子的成長,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據新華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