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學校組織捐款發短信給家長:提醒孩子帶錢(圖)

  • 發佈時間:2015-10-12 11:23:58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傑  責任編輯:張明江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做慈善本是一件傳遞正能量的義舉,但當自願變成“被迫”時,又該怎樣評價這一行為。

  近日,鄭州有小學生家長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他們幾歲的孩子回家要錢,説是慈善日學校要捐款,而學校也發來提醒帶錢的短信,家長感覺被“逼捐”。

  【捐款】

  媽媽給3元 兒子要50元

  10月9日,市民郭女士8歲的兒子文文(化名)和她糾纏了一晚上。他回家便跟媽媽要錢,説是學校組織捐款,隨後不久郭女士就收到校信通短信。

  看完短信,郭女士搞不清楚錢是捐給誰的,連個主辦單位和捐助對象也不説明。經過一晚上的談判,郭女士把價碼從3元漲到20元。而文文的心理價位是50元。

  此前學校曾有老師患病,孩子們都踴躍捐款,在郭女士和其他家長看來,給老師捐錢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善舉,而這種慈善日的捐款,沒針對性,太籠統。

  “小學生能有什麼錢,這短信就是讓我們家長準備好錢嘛!”市民李先生很無奈,不過他不敢跟校方為此爭吵,“畢竟孩子還要上學的。”

  【回應】

  全市安排 學校每年都組織

  河南商報記者向這所小學進行求證,教務處馬老師表示,這在他們學校已經形成習慣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組織捐款活動。對於家長的質疑,他表示理解,他強調,捐款是自願行為,群發短信絕沒有“逼捐”的意思,“各個班主任編短信也不會想那麼多,因為每個老師也要捐的。”

  他説,“鄭州慈善日”捐款是市裏統一定的,每年都會向各個市直單位發通知,具體到學校就是“提倡老師捐一天的工資,學生捐一天的零花錢。”

  不過對於善款的用途,他本人也不是十分清楚,只知道這是用於助殘助貧之用,由市裏統一安排調撥。

  【討論】

  用項目打動社會捐款

  2007年,鄭州市以法律形式確定每年10月16日為“鄭州慈善日”。隨後,每年政府都會下文“動員”,但此舉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此舉有點像“逼捐”,也有人表示支援:政府再不動員,誰來幫助困難群眾。在慈善日捐款數額上,近年來也是節節攀升,2008年募集善款4662萬元,到了2014年達到1.3608億元。

  河南商報記者梳理髮現,數年來,不斷有媒體對此提出疑問,併發起調查,最後得出的觀點大同小異:要捐,就直接捐到受益人手裏。

  2013年,一家媒體的投票中,對於“怎樣促使這類活動得到社會更加主動的參與”,59.23%的受訪者選擇“改變宣傳手段,讓大家能夠體驗到具體的公益項目,讓項目來打動人心”。30.1%的投票者支援“公佈善款用途,讓捐贈者能查詢到自己的捐款流向和捐贈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