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榮譽回收機制為四川森林食品加分

  • 發佈時間:2016-02-16 05:29:39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家企業未通過森林食品基地復認定

  關注

  為保住“森林食品基地”這塊招牌,3年來,廣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的産地周邊,“連進山便道都沒敢修”,董事長王少勇感慨。

  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森林食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在脫貧攻堅背景下,四川尤其是“四大片區”的森林食品發展將提速。

  近日,2015年度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認定評議結果揭曉,35家基地參評,11家落選;而2012年首批認定的13家基地中,此次未能通過復認定的,有9家。這是四川森林食品基地認定以來,首次“回收榮譽”。

  如何確保獲得榮譽者保持産地、産品安全,擺在了重要位置。

  □本報記者 王成棟

  1首次復認定:“榮譽回收”逗硬 9家企業未過關

  森林食品,指來自於森林,符合人類自然、環保、清潔生産技術要求的食用林産品,“就是接近於原生態下生産出來的。”省林業廳科技處處長周古鵬説,為了保證森林食品的品質,2012年,我省啟動森林食品基地的認定工作,每年進行一次評選,獲得榮譽稱號的,每三年復認定一次。

  在2015年度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名單中,24個森林食品基地獲得省級認定,總面積為53212畝,比2014年度增加7203畝。主要涉及核桃、青花椒、竹筍、楊梅、脆紅李等林果産品。

  周古鵬介紹,與頭兩年不同,這是首次有滿三年的基地參加復認定。但成績並不令人滿意——申請復認定的13家企業中,只有4家獲得通過,“這個考評主要是根據森林食品基地認定的‘榮譽退出機制’,在結果公示當天,省林業廳就要求,取消榮譽的企業不得再使用‘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標識。”

  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被淘汰的企業,主要是産品出現農藥殘留或産地環境變異所致。省級認定的森林食品基地,本身就是對生産基地在某種狀態下的肯定,獲得省級認定的森林食品基地,在其産品上可以進行標注,“是無形的品牌資産,是一種優質的口碑和形象。”“需要説清楚的是,這是‘某種狀態下的肯定’,如果這個狀態出現變化,肯定也就要收回。”周古鵬説,在首批認定開始時,我省就明確,森林食品基地通過省級認定後,3年後要復認定,“不合格就得‘退出’榮譽。”

  和廣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相反,一位沒能留住榮譽的企業負責人坦言,“最初以為榮譽回收機制不會逗硬,沒想到會來真的。”這家企業之所以未能通過復認定,是因為企業為了擴大産能,使用了化肥和少量農藥,“以為沒事,沒想到省林業廳復認定很嚴格,進行了土測。”

  2需要哪些條件?産地産品要過58關

  “設立榮譽回收機制,不僅是為了鼓勵、鞭策相關企業,同時,這也是森林食品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省林業廳科技推廣站負責人介紹,森林食品是以森林環境為産地、基本不使用化肥和農藥、達到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涉林食品,主要包括森林蔬菜、森林油料、森林糧食等9個種類。它的認定和復認定,需要相同的條件。

  那麼,森林食品基地認定/復認定,需要哪些條件?什麼樣的森林食品基地才能夠獲得省級認定?

  省林業廳科技推廣站負責人介紹,通過對過去多年四川已認定的森林食品基地進行梳理,獲得認定的森林食品基地,以産地為中心,方圓1500米內森林覆蓋率超過60%,産地周圍5公里無工業、生活污染源。“如果用硬指標量化,那就很清楚了。”上述負責人介紹,四川的森林食品基地認定/復認定參考指標主要有二:産品品質和産地環境。産品品質包括農藥殘留等2類34個單項指標,産地環境主要包括産地空氣、土壤重金屬含量、灌溉水品質等3類24項單項治標。換言之,一塊森林食品生産基地,如果要拿到省級認定/復認定,則必須通過58項治標檢驗,而這其中,如有任意一單項治標不合格,則認定/復認定無望。

  此外,根據省林業廳的規定,申報認定/復認定企業必須提供完整的森林食品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生産過程和經營記錄檔案等,所産涉林食品要有完整的可追溯機制。

  “森林食品基地認定/復認定成功後,認定區域及有效期內生産的涉林食品,才能被稱為森林食品,使用‘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標識。”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確保“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這塊金字招牌,除了榮譽回收機制之外,四川還嚴格控制認定的面積和數量,“每年都只有幾萬畝。”

  3省級森林食品檢測體系有望建立

  實際上,依託超過36%的森林覆蓋率、多樣的氣候類型、多種地表形態,四川的森林食品處於高速發展壯大階段。據省林業廳統計,如今,四川涉林食品已發展到400多個品牌.省林業廳産業處處長劉屈原認為,考慮到脫貧攻堅的時代背景,四川尤其是“四大片區”的森林食品,發展很可能會加速。那麼,形形色色的森林食品,品質究竟幾何?有無統一的品質標準?消費者該如何識別?“食品不同其他商品,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生産者,萬一有閃失,市場就很難恢復。”劉屈原説,此前由於缺乏統一的品質標準和管理,林産品的品質參差不齊。2013年,省林業廳在全省範圍內全面啟動涉林食品監管,得出的數據並不樂觀。這成為四川開展森林食品基地認證的初始動力之一。

  除了森林食品基地的認定之外,四川還有無其他方式強化對森林食品品質的管控?

  周古鵬透露,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相關品質標準。此外,為了配合對已認定基地和森林食品的監管,目前我省已在達州等9個市州建立了森林食品監管站,並在全省設20多個縣級林産品品質檢測機構,“這些地方都是重點林區,也是森林食品的主産地。”

  此外,四川正在著手組建森林食品協會,吸納全省各地森林食品生産企業,然後制定行業標準,“通過行業內自我約束,實現森林食品提質提效。”周古鵬透露,目前相關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