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城市擁抱森林 綠色美化生活

  • 發佈時間:2015-11-25 05:29:3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俊毅

  上圖 這是從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茶山頂上俯瞰東莞厚街鎮(資料照片)。深秋嶺南,氣候漸涼。在東莞大嶺山森林公園,放眼是滿目高低起伏的青翠,山間溪水清冽,登山的年輕男女緩步而過,草地上有老人正在躺椅上閉目養神。很難想像,這個場景會出現在聞名全球的“世界工廠”東莞。

  (新華社發)

  右圖 11月24日,2015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安徽省宣城市舉辦。本報記者 李樹貴攝

  如果一座城市的森林覆蓋率超過60%,生活會什麼樣呢?

  廣東惠州就是這樣一座城市。11月下旬,我國北方已是大雪紛飛,惠州卻依然溫暖宜人、滿眼皆綠。開著車窗在大街上行車,居然有青蛙從路邊樹叢蹦進車裏。惠州大街上有青蛙,是因為整個城市就像一座大園林。目前,惠州有26個林業自然保護區、43個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61.28%,實現了城市、森林、園林三者有機融合,森林生態旅遊已成為惠州市經濟新的增長點。

  惠州去年成功贏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如今,像惠州這樣的森林城市,在我國已越來越多。“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自2004年啟動,截至目前,全國已有96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為何創建森林城市

  城市森林概念是美國于1962年提出的。1972年,美國頒布了《城市森林法》,規定城市平均森林覆蓋率要達到27%,商業區樹冠覆蓋率要達到15%,郊區森林覆蓋率要達到50%。從此森林城市建設活動在歐美發達國家逐步開展起來。我國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始於2004年,是在全國政協、全國綠化委員會等6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倡導下,由國家林業局組織實施的。

  我國人多地少,城區寸土寸金,為何要創建森林城市呢?“我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城市連片發展、污染跨區傳播、生態系統破碎、休閒空間不足、外來景觀入侵、偽生態行為氾濫6個突出問題,創建森林城市有著迫切的現實意義。”國家林業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成説。

  近年來,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準快速提升,土地大片硬化擠壓著城市生態空間,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城市熱島效應也日益突出,出現城市缺水與內澇並存、缺水城市雨天“看海”的尷尬局面。城市化對原有綠色空間特別是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空間不斷的擠壓和切割,造成自然空間的破碎化,限制了動植物遷徙和基因交流,威脅生物多樣性。幾年前,惠州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很突出。由於地處全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惠州水污染、大氣污染尤其嚴重。“那時河水都是黑的,夏天中午臭氣熏天,很遠就能聞到。”家住惠州市惠城區江北街的溫素娥老人説。

  “城市化引發的問題已經從建成區擴展到整個市域範圍甚至城市群範圍,必須樹立城市生態環境共同體的理念,實施與之相對應的生態建設策略,積極創建森林城市。”王成説。

  創建工作穩紮穩打

  “‘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對《經濟日報》記者説。

  第一階段是2004年至2007年,主要把森林城市建設定位為一項林業宣傳實踐活動,每年選擇一個城市森林建設成效顯著、市域生態環境良好的城市,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國家林業局共同舉辦“中國森林城市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和市長介紹理念、交流做法,以此來擴大宣傳、凝聚共識。第二階段是2008年至2012年,隨著建設理念的傳播和實踐成果的顯現,不少城市自覺地把森林城市建設作為加強生態建設的重要手段,森林城市由點到面發展開來。為此,國家林業局逐步把森林城市建設作為林業重要工作,加強指導和服務,制定了評價指標、管理辦法等規範文件,納入了規範化軌道。第三階段是黨的十八大以後,黨中央作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後,森林城市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作用越來越凸顯。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將“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批准列為政府內部審批事項,《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國家中長期改革實施規劃》等都把森林城市建設作為重要內容。各地建設森林城市的熱情不斷高漲,全國有25個省(區、市)的160個城市開展了森林城市創建活動,有12個省(區)還開展了省級森林城鎮創建活動,森林城市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2004年,貴州省貴陽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成為全國首座獲此殊榮的城市。“貴陽綠帶環繞、風光旖旎,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後,引來海內外無數遊客,被人們稱作‘中國最佳避暑休閒城市’。”在貴州省林業廳調研員李蘭麗看來,“國家森林城市”就是一面金字招牌。

  張建龍説,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基於3個方面的考慮:第一,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提出“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的林業建設方針。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大力傳播林業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生態意識,形成植綠愛綠護綠的社會風尚,可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林業和生態建設的一個平臺。第二,新世紀初,黨中央、國務院明確了林業要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為此,既要下大力氣實施好林業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構建起國土生態安全屏障,也要積極推進百姓“身邊增綠”,使城鄉居民身邊的森林多起來好起來,使森林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服務。第三,上世紀末以來,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在總結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城市生態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大力倡導加強森林城市建設,讓森林成為現代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以此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生態承載力,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森林深入人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南有毛烏素沙地、北有庫布齊沙漠,是我國華北地區的重要風沙源,自古風大沙多,今年卻成功贏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榮昌平告訴記者,為鞏固森林城市建設成果,全市52.4%的地區實行了禁牧,毛烏素沙地和庫布齊沙漠治理率分別達到70%和25%。截至2014年,鄂爾多斯森林面積達3363.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5.81%,城市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32.99平方米,生態環境實現了由嚴重惡化到大為改善的歷史性轉變。

  12年來,森林城市建設得到各地積極響應,受到市民熱烈歡迎。森林城市建設加快了我國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步伐。對全國158個“創森”城市的調查發現,近5年每個城市年均新增造林面積20萬畝左右,相應增加市域森林覆蓋率超過0.5個百分點,是同期全國平均水準的2倍以上。在森林城市建設中,很多城市通過實施森林增長工程,比如城區的拆遷補綠、見縫插綠,郊區的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建設,水系和道路的綠化,顯著地增加了城市森林綠地面積,極大改善了人居環境,使老百姓出門能見綠、遊憩在林下、休閒進森林。2014年,國家林業局對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17個城市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市民的支援率和滿意度都在98%以上。據統計,2014年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78個城市,投入森林城市建設的資金達到600多億元,其中一半來自於社會。

  “森林城市建設搭建了動員全社會參與林業和生態建設的新平臺。這些年,許多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城市,如遼寧本溪、鞍山、江西新餘、廣西柳州、山東棗莊都通過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活動,改變了城市的基本色調,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培植了以森林為依託的綠色産業。促進了城市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張建龍説。

  如今,森林城市建設成為各地增加森林面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和民生福祉、促進城市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為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