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孩子們都是咋“理財”的
- 發佈時間:2016-02-03 07:33:02 來源:長春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春晚報記者 谷迪
又要過年了,孩子們又會收到不少來自於長輩的壓歲錢。過年給壓歲錢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習俗,它承載著一種祝福,代表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是一種愛的傳遞。現如今,生活越來越好,紅包的數額也越來越大,過個年,就會有不少的“小土豪”誕生。那麼,“小土豪”們是如何管理壓歲錢的呢?是按照老傳統全部交給家長,還是自己管理呢?昨日,記者採訪了十幾位家長和孩子,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壓歲錢越來越多
孩子想自己管理
如今,生活水準提高,家庭收入提高,孩子們壓歲錢的數額越來越大,對壓歲錢的掌控願望也越來越強烈。曾經有一項統計,90名孩子在2015年春節一共收到43.8萬元壓歲錢,每人平均收到約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壓歲錢總數在1000元到5000元之間,而收到的壓歲錢一部分是讓孩子的父母收起來存入了銀行,一部分是由孩子自由支配。
對於市民孟女士來説,每年過年,兒子的壓歲錢最讓她頭疼。“這幾天他就一直跟我商量,能不能自己管理壓歲錢,不想再買吃的和玩具了,因為怕同學笑話。”孟女士説,兒子現在上小學五年級,每年的壓歲錢能收到5000元左右,以前都是拿著壓歲錢給他買些玩具或者新衣服,但今年孩子想自由支配。“我就擔心他自己胡亂花錢,但是不給他也擔心他對父母有想法,畢竟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真是犯愁啊。”孟女士説。
那麼,往年的壓歲錢家長們和“小土豪”都是如何管理呢?通過採訪記者大致總結為以下幾種情況。
不“充公” 孩子自己管理“小金庫”
現在小學生的父母多數是80後,他們小時候收到壓歲錢都是全部“充公”,不過,現在他們的孩子在壓歲錢如何處理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
小琪的孩子現在上小學三年級,用小琪的話説,我堅決不會像自己父母那樣“沒收”孩子的壓歲錢。“我們小時候的壓歲錢都‘交公’了,長輩給我,我就轉身給父母,其實挺失落的,畢竟是給自己的壓歲錢。現在時代和觀念都不一樣了,拿走孩子的錢,他們會不高興,也會很反感,所以我孩子的壓歲錢我都給他自己,由他自由支配。”小琪説,每年過年的時候孩子基本能收到4000元左右的壓歲錢,全部由孩子自由支配。
小琪告訴記者,儘管是由孩子自由支配,但是孩子每次要花錢幹什麼前都要詢問家長的意見,並且要求孩子自己記賬,一年下來自己的壓歲錢都幹什麼用了,自己得知道。“他自己有一個小錢包,每年的壓歲錢都放在那裏,我們做家長的從來不動,開始交學費、買書、買衣服等都從壓歲錢出,讓他自己都記著,知道錢都幹什麼用了。”小琪説,這樣既可以讓壓歲錢起到作用,又培養了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識。
存銀行 教孩子學會存錢
小宇今年8歲了,從1歲的時候就開始收到長輩的壓歲錢,每年能收到3000元左右,由於小宇還不知道如何支配自己的壓歲錢,所以小宇的媽媽楊女士直接存了起來。“從他第一次收到壓歲錢我就特意去銀行給他自己單獨開了一個賬戶,以後每年的壓歲錢我都存在裏面,等以後他長大了,上學就能派上用場了。”楊女士説,現在孩子還會主動給自己壓歲錢。
楊女士告訴記者,這樣做主要是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讓孩子知道花錢之前得先存錢。“其實我這也是看我身邊的家長都這麼做,因為身邊的同事放任孩子的壓歲錢不管,由孩子自己隨心所欲地花,最終導致年沒過完錢就花光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賺錢容易,花起來無節制,沒有任何理財意識。所以説與其這樣,我還不如從小就培養孩子一個存錢的好習慣,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理性的理財觀念。”楊女士説。
懂感恩 拿出一部分孝敬長輩
採訪中記者發現,一部分家長是自己管理孩子的壓歲錢,一部分家長是讓孩子由由支配,但還有一部分家長在利用壓歲錢教育孩子孝敬長輩。
“長輩給父母壓歲錢本身就是愛和祝福的體現,但作為孩子不能把愛和祝福僅僅當做金錢來消費。從小我就告訴自己的孩子,要尊敬長輩,要明白壓歲錢不單單是錢也包含著深層次的意義。”劉女士説,自己的孩子上初中三年級了,每年過年時會收到不少壓歲錢,自從孩子長大後就沒管過孩子的壓歲錢,但唯一提醒他的就是,學會正確利用自己的壓歲錢,在適當的情況下拿出自己的錢孝敬長輩,如給長輩買小禮物等。
“我的孩子很懂事,從來不亂花錢,每次要用壓歲錢買什麼都會提前問我的意見,但是我都讓他自行處理。最近兩年的假期,孩子經常出去旅遊,自己都會揣上點兒壓歲錢,回來給長輩帶些小禮物。”劉女士説,要從小就培養孩子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