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孩子安全﹃進入﹄智慧通道

  • 發佈時間:2016-02-03 01:29:42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各式的手機娛樂交流軟體也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微信可以説是近幾年發展最快、普及面最廣的手機聊天軟體。有市民表示,“不僅是因為微信自身所帶功能較多,最主要的就是方便,什麼都有。”現在針對幼兒的父母,只要有微信,只要關注並註冊一個公眾號,就能隨時隨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一切資訊,並能和老師一對一交流溝通,是不是很方便呢?

  操作簡單資訊查詢一目了然

  “現在的幼兒園都是通過QQ群啊微信群這樣來管理,老師經常在裏面發一些作業啊通知啊什麼的,但裏面存在很多問題,主要就是在群裏發消息會造成雜亂無章的感覺,什麼消息都有,還有就是很多重要的資訊無法保存,時間一長就找不到了,有時候幾個小時內群裏就能累積幾百條消息,家長想要搜尋一些重要資訊時非常麻煩,要一條一條往回翻。還有就是老師定向性發送消息的功能比較弱,只能一個家長一個家長單獨發送,所以我們覺得幼兒園通過QQ群管理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張挺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的愛人就是幼兒園的老師,經常看到她在QQ群給家長髮送消息,但有很多家長沒有看到消息,“就好比一個作業,她通知了一遍,然後資訊被之後的聊天覆蓋掉,很多家長並沒有看到,過一會就有一個家長問一下,她要重復説很多遍,還有很多家長QQ群都是遮罩的,因為消息太多,所以資訊傳達的非常不及時。”

  “所以我就想通過關注一個微信公眾號,把園長、老師、家長的需求都統一在平臺裏,通過這個微信平臺呢家長可以給孩子請假,老師可以發佈通知,園長也可以發佈通知,而且是一對一的非常有針對性,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情況就一目了然。老師註冊後發送的資訊僅自己班裏的學生家長才能看到,每一個家長都會收到。”於是,張挺和他的同事孫黎坤一起離開了原來的單位,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市場,兩個人開始專心做起了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

  “從一開始孩子入園開始,到達班級後老師這邊就會簽到,家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已經進入教室的資訊,因為很多家長很忙,孩子上學可能是由老人或是保姆接送,看著時間還要給老人保姆打電話確認資訊,家長心裏是不踏實的,但是有了這個微信號以後,孩子一到學校家長就會收到消息,非常的方便放心。而且家長在查詢老師發佈的這些消息裏,分門別類,想看照片看照片,想看作業看作業,非常清晰,除了當天的資訊以外之前的資訊也可以查詢,這就避免了像QQ群那種幾百條消息裏一條一條找到自己需要的。”

  孫黎坤告訴記者,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微信公眾號,關注以後就可以使用了,不像APP還需要下載並且要佔用手機記憶體。個人用自己的微信帳號登陸後,後臺會有個一對一的連接,根據註冊人身份的不同,所顯示的服務內容也就不同,每一個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顯示界面。而且微信能記錄自己的個人資訊,不用每次都要重新登錄,並且微信好的一點就是安全性非常好,能極大地避免一些個人資訊的泄漏。

  逐級審核確保註冊人資訊真實準確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其實這個公眾號最關鍵是註冊的程式,家長註冊需要由老師來審核,老師註冊需要由園長來審核,環環相扣,逐級審核。並且現在幼兒園都有自己的wifi系統,不同身份的人註冊都必須在連接了幼兒園wifi的情況下才能顯示註冊的頁面,這樣也就是説家長註冊時必須在幼兒園內,和老師面對面,這樣等於對家長資訊的雙重審核,更大程度上確保資訊的真實性,也能避免一些資訊的泄漏。現場,記者也試著關注了一下“智慧幼兒園服務”的公眾號,果然,關注後需要註冊個人資訊,但因為記者並未在任何一個幼兒園裏,沒有連接到幼兒園指定wifi,所以連註冊頁面都不會顯示。張挺告訴記者,這也是為了讓公眾號更安全,避免什麼人都能隨意加入進來。

  隨後,張挺用自己的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公眾號裏面的內容,因為身份的不同,所以顯示的界面也不會相同。從家長界面來看,在家長成功註冊微信號以後,會有操作指導、查詢功能和家長功能三個板塊。在查詢功能選項裏可以查看幼兒園的活動照片、可以查詢作業、可以查詢通知/公告、可以查看食譜、還有幼兒的資訊查詢,還有一塊是家長功能,裏麵包含幼兒請假申請、幼兒出勤情況和囑託教師。“囑託教師的功能就比如説我孩子今天可能身體不舒服,要多喝點水啊還是要吃什麼藥,這些都可以在提示裏發送給老師,老師的微信號裏就會顯示本班的誰誰誰家長髮來的消息和內容。像請假也是,比如説今天孩子生病了或是有事來不了,家長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和老師請假,而且我們在後臺做了更細緻的分類,孩子是因為事假還是病假,什麼原因,會有一個日曆,每天都會標注清楚,這樣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查詢起來都是非常方便清楚的。”

  從在老師界面來看,除了操作指導和查詢功能板塊外,還有一個管理板塊。老師在通過資訊審核後,在查詢功能裏有班級資訊查詢、家長囑託查詢、公告查詢以及個人資訊查詢,在管理功能裏有幼兒點名、發佈作業/通知、請假審核、上傳圖片管理以及線上打卡項目。老師的一些日常工作就可以通過微信來完成,尤其像幼兒活動照片這個,隨時拍照隨時上傳,非常的方便,可以説讓老師的工作也輕鬆了許多。張挺説,“而且這些消息都會在後臺裏有記錄,可以説對雙方都是一個憑證,一旦有什麼問題,從後臺一查就可以,避免雙方有什麼糾紛,這樣幼兒園的管理其實也就更透明更公開一些,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後臺查到時間記錄和內容,都是有跡可循的,其實也是為了讓孩子更安全,也避免了因為一些溝通不暢造成的家長和老師和幼兒園發生的一些誤會和糾紛,對於幼兒園方面來説也是更便於管理了。”

  難獲信任在幼兒園推廣中遭遇瓶頸

  “其實家長對孩子在校時候的事情也是非常的關心,上了什麼課吃了什麼飯家長都很關心,孩子有什麼進步啊或是有什麼情況啊老師直接給家長一發,家長就能直接看到孩子每天的生活,這對家長來説是非常方便的。”孫黎坤告訴記者,“我們在去了幼兒園推廣讓他們試用體驗以後,老師和家長都表示比APP操作起來要方便,反響也是比較好的。但是因為我們只有兩個人,在資金和人力方面都不像大製作團隊那麼有説服力,一些幼兒園很難相信我們,公立幼兒園就更不會相信我們的實力,他們更願意嘗試的都是有政府招標這種形式的,所以我們推廣的時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最大的就是幼兒園對我們很難有信任,而且也很難相信我們的項目能夠穩定順利運作,不願意去嘗試去體驗。”

  對於他們自己來説,因為是本地製作團隊,“現在全國在做‘智慧教育’方面的團隊很多,同類行業的競爭的確是很激烈,可能我們項目的最大優勢就是便捷吧,本土化個性化。我們可以切合幼兒園的實際要求,有什麼需求有什麼需要添加的項目我們後臺都可以加上去,不像買來的APP就是設計好的直接使用,可以根據幼兒園的特色或需求單獨製作,做一些實際的改版,在‘個性化’方面能起到一點優勢吧。”

  雖然在推廣中遭遇並不順利的情況,但張挺和孫黎坤仍在全蘭州市近400家的幼兒園中一家一家的去演示,一個老師一個家長的去介紹,“其實國內現在也越來越有這種趨勢,幼兒園很注重與網際網路相結合來與家長溝通,像北京和一些沿海城市做這種類似的APP和微信號是非常多的。可能説目前在蘭州這邊接受程度還不是很好,幼兒園方面也不願意嘗試,但這肯定是一個大的趨勢,前景是非常好的,我們也是很看重很有信心的。”

  □記者何怡璇文/圖

  【導師點評板塊】

  創業導師簡介:李志強,男,1970年3月出生,1990年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經濟師職稱,理論與實踐經驗兼備的企業高級管理專家,長期從事科技企業、孵化園區的開發經營工作。現任蘭州聯創科技孵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州聯創智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特約創業導師。

  導師對本次案例項目的點評:

  如果百度一下,關於幼兒園管理的微信平臺已經屢見不鮮,甚至功能比你這個還要強大。但是這些管理系統開發者都是免費贈送,甚至加公眾號還要送禮以至於送現金。為什麼?本地開發者應該好好想想。網際網路+時代一切都是以用戶體驗為先的,一開始考慮營利點未免想的太簡單。其實更多注重用戶體驗及自身的素質,找到幼兒園運營的痛點、癢點、特點。(痛點是一定要關注解決的問題,癢點是獲得預期收入的可增加內容,特點是你按需定制服務。)

  例如:幼兒園運營痛點:1、孩子人生安全;2、飲食、營養;3、教育內容;

  幼兒園運營癢點:1、素質教育;2、教育支出。

  幼兒園運營特點:根據幼兒園運營內容定制所需服務。

  現在很多一線城市幼兒園有這種服務,把平時孩子在幼兒園的所有活動內容、作品採集編輯下來做成每個孩子的文檔,等孩子成年後當禮物寄給家長或者本人,相信每個人都希望擁有這份成長的記載,因為有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孩子的表現,這些視頻圖片物品就變得非常有意思、有意義。這就是定制服務是收費的而且根據內容、容量不同價格不同。

  所以開發者應該立足本土,多考察調研市場,看看用戶到底需要什麼,自己還能提供更有特點更有效的服務把産品服務做到極致,提高家庭依賴度形成盈利。其實創業就是這樣,周圍事物千變萬化,資訊瞬息萬變,堅持自己的信念,多動腦子抓住機會就能開創一片天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