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政部通報“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 發佈時間:2016-01-26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秉志  責任編輯:羅伯特

  民政部1月25日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等國家專項“十二五”規劃落實情況,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發佈會上,民政部規劃財務司司長馮亞平介紹了民政部“十二五”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在養老服務方面,養老服務床位數預計達到669.8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服務床位數達到30.3張,比2010年底增長了70.3%,實現了養老床位千分之三十的規劃目標。

  在低保方面,全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每人平均標準達到450.1元,比2010年末的251.2元增長79.2%,年均增長率達到12.5%;全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年每人平均標準達到3182.3元,比2010年末的1404元增長126.7%,年均增長率達到17.2%。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準都超額完成了年均增長10%的規劃目標。

  此外,民政部初步確定了“十三五”民政事業的一些重點指標,包括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養老床位數35張至40張,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於30%;城鄉低保標準年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能力達到60%等。

  馮亞平表示,“十三五”時期,民政部要重點推動實施四項重大工程,包括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殯葬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全國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工程,並做好“十三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

  側重發展社區中小型養老機構

  “十二五”時期,我國養老床位數發展很快,圓滿實現了“十二五”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但同時存在部分養老院床位空置率高的現象。

  針對民辦養老機構和農村敬老院閒置現象較多,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副主任甄炳亮解釋了原因:部分地區在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時未制定總體規劃佈局;一些地區因為城內區域空間有限,社會力量只能在市郊甚至遠郊區建立養老機構,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部分養老機構設施條件、醫護力量有限,不能滿足失能、失智、半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等。

  目前,我國民辦養老機構有13000多家,相當大比例是“十二五”時期發展起來的,這些養老機構從新建、開業到老人入住率比例提高尚需要一個過程。

  甄炳亮説,從供給側角度來看,我國應側重發展社區居家中小型的養老機構、離社區近的養老機構,而不是倡導發展那些養老、養生園區和動輒上千張甚至幾千張床位的機構。

  為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十三五”時期,民政部將加大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合作,大力提倡醫養融合;繼續提高對老年人補貼政策覆蓋,使老年人有一定經濟能力入住養老機構。同時,聯合衛生等部門,加強對社區居家老年人的身體、經濟狀況調查,為有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相應服務。

  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基本權益

  隨著寒潮來襲,各地相繼出臺城市流浪人員冬日救助計劃。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一些流浪乞討人員寧可在街上流浪乞討,也不願意去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對此,民政部新聞發言人陳日發回應表示,民政部將推動各地實施“開放式”救助,為生活無著遇困人員主動求助提供便利。

  “從實際情況看,絕大多數臨時遇困人員都願意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目前,不願到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的,主要是兩類人員:一是以乞討方式謀生的職業乞討人員;二是少數以流浪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員。”陳日發説。

  自2015年11月以來,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在“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中已救助各類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近50萬人次,在提供臨時食宿的基礎上,還協助其順利返鄉,保障了流浪乞討人員基本權益。

  陳日發表示,民政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創新救助方式,推動各地依託城鄉社區設立開放式救助服務點,實施“開放式”救助,為生活無著遇困人員主動求助提供便利。同時,要發動社會力量,推動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志願服務等方式,動員志願服務組織、慈善組織等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勸導、引導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主動求助或提供應急救助,為來站求助人員提供人性化、多元化、專業化的救助服務,確保生活無著人員不因凍餓、疾病發生意外。(經濟日報記者韓秉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