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守著“菜籃子”為啥還吃高價菜

  • 發佈時間:2016-01-21 08:31: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何 偉

  每年冬季,海南都會吸引大批人來此躲避嚴寒和霧霾。在享受著藍天碧海、陽光沙灘的同時,又感嘆著對一日三餐高菜價的無奈。

  “這裡什麼都好,就是菜太貴,我們老家的大白菜一斤幾毛錢,海口居然賣到4元錢,海南不是全國的‘菜籃子’嘛,菜價怎麼會這麼貴?”來自黑龍江的“候鳥老人”王慈敏抱怨道。

  的確,海南一直頂著“全國人民菜籃子”的光環。每逢冬季,海南的新鮮蔬菜運往北京、上海、武漢等地,為寒冬的蔬菜市場增添了綠色。然而,海南本地菜價卻持續居高不下,以致外來避寒者及當地居民的“菜籃子”越來越重。近期,記者走訪了海口、昆明等地,對海南高價菜的成因進行調查。

  “難産”的本地菜

  在種植業更有優勢的海南省,記者調查發現,這裡蔬菜的種植成本遠高於內陸許多地區。

  位於海口市龍華區城西鎮蒼東村的蔬菜生産基地,蔬菜種植面積達700多畝,種植戶大都來自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約160戶。

  今年42歲的黎錦強與妻子和兩個兒子從廣西南寧到這裡承包2.52畝菜地已有10年,一家4口人居住在菜地旁一處簡易平房。

  “每天晚上11點開始採摘,然後騎三輪車到海口市瓊山區公益性蔬菜批發市場或培龍市場銷售。”黎錦強介紹,他種的菜有三四種,夏季以種菜心為主,冬季則主要種小白菜,再加上黑葉白、生菜等。在這個區域,他的種植産量相對較高。

  “每種菜的生長週期不同,基本是20至30天左右,一年能産9茬菜。在這個季節只有小白菜的産量高一些,每畝産量在1800公斤至2000公斤,其他品種則低一些。”黎錦強説。

  在海南種菜賺不賺錢?“冬季還好,夏季的投入以及人工要多一些。”黎錦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夏季按照最低標準算,一畝地一年的租金是3000元(大棚農地租金每畝約4000元至5000元),用8包種子共72元;化肥約200斤(不包含農家肥、有機肥、磷肥);農家肥每公斤1元,一茬菜投入500公斤;水電費每月120元。除去成本、水電、租金,黎錦強家的兩畝多菜地凈收入約6萬多元。如此算下來,每公斤葉菜不計人工成本高達3元至5.6元。據了解,在海口市郊,像黎錦強一樣來自湖南、廣西等地的菜農並不少。

  相比之下,農戶李雪梅與丈夫在雲南昆明的陸良租地種菜花銷,則便宜不少。夫婦倆租了40畝地,每畝每年租金2000元。“上海青的種植一般每畝産量在4噸到5噸,1月上旬的收購價格為每公斤0.8元。”李雪梅告訴記者,這個價格,他們能賺不少錢。

  海南省物價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海南省常年蔬菜基地面積共計15.05萬畝,實際種植面積9.06萬畝,種植率為60.21%;海口市常年蔬菜基地達5.1萬畝。

  記者了解到,除租金因素外,受高溫天氣以及颱風影響,海南葉菜生産種植成本增加,造成農戶或基地沒有投入過多精力種植葉菜,導致葉菜産量低。

  海口市馬坡洋廣地農業萬畝蔬菜産業園基地核心面積近2100畝,加上帶動周邊農戶以及自然村共計9000多畝。據該基地主任萬述明介紹,基地主要種植葉菜、瓜類、椒類以及少量的番茄和玉米。在談到葉菜的種植成本時,萬述明以菜心為例,每畝地成本在1850元至1900元,按平均産量600公斤計算,每公斤葉菜的成本在3元至3.3元,批發價每公斤5元至5.2元。

  萬述明説,夏秋季露天種植葉菜的風險較大,主要是病蟲害、野草長得快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每年5至10月的淡季,基地露天種一畝菜可以得到海口市農業局200元的補貼。”

  記者看到,該基地露天種植的菜心週期已超過20天,到了上市的時候,但此時周圍的野草長得比菜心還高了。而在基地大鵬內種的是南瓜、冬瓜等冬季蔬菜。“夏天大棚和露天菜地,最高時種1400多畝。”萬述明告訴記者,但由於各種自然災害,導致露天種菜産量低,約為400公斤左右。

  零售環節加價多

  記者調查中發現,在蔬菜種植銷售中,零售環節加價最多。

  在昆明篆新農貿市場,攤位每公斤蔬菜漲價0.5元,而海口市蔬菜攤位每公斤加價2元多,這是為什麼?據海口市大英市場一蔬菜攤位透露,不加價這麼多,就難以生存下去。

  大英農貿市場共有蔬菜攤位74個,攤位費為每季度1440元至1450元。記者看到,在攤主王阿姨的攤位上擺放有胡蘿蔔、生菜、菜心等10多個品種的蔬菜,主要以本地菜為主。“我一天進貨大概在50公斤左右,菜好賣的時候一天能賣400元左右,但通常每天是100多元,每公斤菜要加1元至2元,才能基本保障生活開支以及攤位費。”王阿姨説這個攤位她簽了30年的合同。

  黃阿姨攤位上大陸菜居多,主要有油麥菜、大白菜等。“今天大白菜的批發價是每公斤5.6元,零售價每公斤8元。”黃阿姨告訴記者,由於與本地菜不同,內地菜有損耗,因此她在批發價格上每公斤加價2至2.4元,一天下來純收入在100元左右,一個月正常賺到1500元至1600元左右。“如果賣的青菜價格太低,賺的錢連攤位費都交不起。”

  海口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海口市從事蔬菜批發和零售人員有4萬多人,市區有41個農貿市場,在建5個,共約1.4萬個攤位,其中一半是蔬菜攤位。海口市蔬菜市場到底有多大,能否養活如此多的菜販?

  按照每人平均一天消耗一斤蔬菜計算,根據公安、計生等部門公佈的主城區常住人口與流動人口,加上年均自然增長率,逢冬春季節加入候鳥人群等因素,海口市一天的蔬菜需求是640噸至800噸。按照最高量每天800噸蔬菜為例,分攤到海口市4萬菜販大軍中,意味著20公斤蔬菜就要養活一個菜販,即使蔬菜每公斤漲價2元,菜販每人平均收入也才每天40元。

  記者在昆明市篆新市場了解到,攤位費是每年5500元,行情好的時候一天能賣1噸菜,行情不好的時候也能賣600公斤左右,每公斤蔬菜提價1元左右,每天利潤是600元至1000元。

  如果一個蔬菜攤位每天銷量達到500公斤,攤主是否可以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同樣保證自己一天的利潤呢?

  據了解,海口各市場內的攤位早就是稀缺資源,目前均無空缺,堪稱“一攤難求”。多處市場攤主告訴記者,作為在市場內經營多年的攤主,想增加攤位或者讓朋友進場都不可能,只能通過轉租的方式由商戶間私下進行攤位的劃分。

  記者在海口市海玻市場了解到,市場內的攤位租金為每月550元,據一攤位老闆透露,他是從別人手轉机租來的,每月要交2000元,無形中增加了蔬菜零售的成本。

  據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農貿市場負責人李達進介紹,該市場有350個攤位,閒置攤位佔近50%,經營攤位實際只有170個。攤主進入市場沒有門檻,每月管理費、衛生費共計46元,攤位費按攤位的位置來區分,靠近市場門口的稍貴一些,市場裏面的便宜一些。最高的為每月600元,最低300至400元,多數為400元左右。

  但記者走訪一個銷售幹菜的攤位時發現,該攤位費竟達每月2000元。原來,這個攤位原本每月400多元,而攤主從別人手裏轉租後,成了每月2000元。“其實像我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其他市場也有。”該攤主表示,除去損耗和人工成本,還要將高價二手轉過來的攤位費算入菜價中。

  此外,攤位之間的互換也形成一定利潤空間。據一位市場負責人透露,由於市場內每半年會以抽籤方式確定商戶下半年所在攤位,擁有位置好的攤位也受到商戶爭搶,一些攤主為了得到好的攤位,通過加價方式進行攤位互換。

  多部門表態降低菜價

  針對記者調查的情況,海口市物價、農業等相關部門也有自身的看法。

  “在流通環節上,昆明市有3家批發市場、188個農貿市場,而海口市只有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一級、二級批發市場遠遠不夠,環節太多,導致蔬菜在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價格降不下來。”海口市物價局副調研員張孝高認為,建立綜合性農貿批發市場迫在眉睫。

  “海口市夏秋季露地種植葉菜以及大棚建設,政府採取補貼扶持政策,促進夏秋季蔬菜正常生産,保障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同時對一些蔬菜基地,有力引導,在租金方面進行扶持。如果一年下來,政府部門對其進行考核,達不到相應的量産,就會停止相應的補貼。”海口市農業局副局長梁其海表示。

  “海口市政府早已印發《海口市‘菜籃子’流通優化建設工程細化實施方案》,目的是解決攤位數量不足、從業人員效率低下、層層加價的問題。這項改革實施後,將菜價控制在每公斤加價1.2元,這是一個合理的價格空間。”海口市商務局負責人則指出,在批發環節上的過度集中,導致效率低下、現代化程度不高等問題。為改變這一現狀,政府部門將新建大中型蔬菜農貿批發市場,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建設中型批發市場。

  據了解,海口市政府已通過成立“菜籃子”集團。該集團將把物價、商務、農業3個部門的資源以及一些重要手段加以整合,來引進民營企業。在種植、批發、零售等環節,對散戶、菜農抗風險能力低、整合能力不夠、技術參差不齊、補貼定位不夠精準等問題進行介入解決。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希望價格回歸,效率提升,既可以解決人員就業,又解決菜價偏高的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