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鯰魚” 攪活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1-21 08:31:2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南群眾守著“菜園子”卻吃著高價菜,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面對老百姓的抱怨,海南省各級政府部門也在努力採取各種措施讓菜價“降溫”:開設平價菜超市、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加大補貼力度,海口市政府2015年1號文件即是關於菜價的相關指導意見——《海口市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的意見》……
降低菜價,海南各級政府年年都在出招,可是效果卻並不理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海南本地産的蔬菜運到北京和武漢等地,零售價居然比海南當地的市場售價還低。
粗放式經營和多災氣候使得海南當地的蔬菜競爭力低下。據記者調查,昆明運往海口的蔬菜,打包運輸成本在每公斤1.6元左右,即使這樣加上運輸成本,價格也比海口本地菜價低很多。但是,海南也有“萬畝”蔬菜基地,海南省農業部門也在加強指導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習慣,也出現了農産品滯銷的問題。
從田頭到餐桌,海南高菜價的成因存在於蔬菜生産的各個環節,其主要問題是什麼?根本環節又在哪?以菜心為例,在昆明的田頭價格為每公斤1元,加上運輸成本後為每公斤2.6元,到了海南一級批發價格為每公斤3.2元,二級批發價格為每公斤3.6元,零售價位每公斤9元至10元。調查結果顯示,正是零售環節出了問題。
在昆明市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任何農戶都可以將菜拉進市場,進場費按車型不同來收取。而海南島內幾乎所有的蔬菜都出自南北蔬菜批發市場,有些距離該市場較遠的零售攤主們只好到就近的二級批發市場進貨,無形中增加了流通環節,導致蔬菜層層加價。因此,海南高菜價的根本問題還在於市場的封閉性。
如今,海南蔬菜批發市場的攤位已成為“香餑餑”。在一些農貿市場建立之初,有的人“搶先一步”與市場簽訂合同,然後再以高價轉租出去以此獲利,無形中增加了攤位成本,並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海南要從根本上解決高菜價問題,還需要引進“鯰魚”。政府部門應多建大中型蔬菜農貿批發市場,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建設中型的批發市場。採用規範的方式,以處罰和獎勵相結合的手段制止農貿市場的亂象,杜絕暗箱操作等不合理的現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