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告別賒銷騰出手腳專注做好服務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33:3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汪建沃

  近些年來,我國農資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賒銷等不良競爭手段也隨之而來,在許多地方賒銷成為農資零售商和種植業者的一種習慣,成為農資行業的一大頑疾。

  國內農資企業在賒銷的泥潭中苦苦掙扎時,國外農資企業卻全是採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形成鮮明對比。同在中國市場,為什麼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一方面,隨著農資行業各種産品産能出現不同程度過剩,為搶佔市場,農資生産和經銷企業不得已而為之;另一方面,假冒偽劣農資坑農現象時有發生,讓分辨能力弱的種植業者對國産農資失去了品質的信任,由於缺乏安全感,他們不得不通過拖欠農資款,減小農業生産的風險。

  殊不知,農資生産企業由於無法解決現金流問題,被經銷商拖累拖死的比比皆是;經銷商為了儘量減少和抵消每年的呆賬、壞賬,一邊大力賒銷産品,一邊暗自提高價格;在賒銷面前,由於種植業者放鬆了警惕,雖然暫時不掏腰包,卻讓他們忽視了過高的價格。因此,在賒銷大戰中,受到損害的是農資生産企業和種植業者。

  近年來,“田田圈”、“農一網”等通過擁抱網際網路,以線上為工具,以線下為基礎,通過線上建立與圈層用戶常態化的互動機制和分享與價值體驗平臺、降低傳播成本、提升傳播速率、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線上下單、線上支付和一系列線下服務,不僅大幅降低了農資價格,還很好地解決了農資賒銷問題。

  目前,農資電商一哄而上,紛紛爭搶市場,強調的是線上銷售,雖然減少了農資流通環節,可大大減少成本,卻忽視了農資的特殊商品屬性,只是用電商簡單取代産品銷售,而不能提供物技融合服務,結果只會一哄而垮。眾所週知,農資電商面臨的主要消費群體是種植業者,並且是購買農資習慣了賒銷的群體,要讓種植業者買賬農資電商,就要滿足種植業者更多訴求,不僅要價廉物美,還要有物流配送、金融服務、售後服務、技術指導等方面的超值服務。因此,網際網路只是一種工具,我們可以擁抱網際網路,但不能迷信網際網路。

  為種植業者提供價廉物美的農資産品、解決賒銷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陜西農心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萬家豐科技有限公司等因地制宜以區域關鍵作物為維度,憑藉自身的管理理念、本土化的作物解決方案、專業化的服務團隊、依託網際網路技術來實現對用戶的組織化管理,為用戶提供專業化綜合服務,實現種子、肥料、農藥、植保機械“四位一體”,為種植業者提供從種到收全程一站式保姆化服務,使産品更具針對性、農化服務更接地氣,為農資行業探索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值得行業借鑒。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企業,能夠擺脫賒銷的桎梏,騰出手腳為農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形成良性迴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