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伊斯蘭世界內部矛盾深化

  • 發佈時間:2016-01-13 10:4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3日發表新加坡原新聞工作者、前國會議員吳俊剛撰寫的題為《伊斯蘭世界內部矛盾深化》的文章。文章説,最近,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突然反目,斷絕外交關係。它們分別是伊斯蘭世界裏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巨頭,表面上看來是一場宗教紛爭,實際上宗教只是在為政治服務,或者説只是政治的工具。

  沙伊此次交惡的肇端,是沙特處死了國內少數什葉派知名教士尼姆爾。沙特政府這次一舉處決了47名“恐怖分子”,他們大多數屬於遜尼派的卡伊達組織成員,而把什葉派的尼姆爾一併處死,顯然也把他列為恐怖分子。

  實際上,尼姆爾招致殺身之禍,主要是他公開批評沙特王室的統治,早已是王室的眼中釘。在2011年中東地區出現所謂的“阿拉伯之春”民主化浪潮時,他又組織什葉派教徒參加反政府示威,終於被捕並被判處死刑。

  尼姆爾被處決後,引發世界各地什葉派穆斯林的激烈抗議。什葉派老大哥伊朗的宗教和政治領袖紛紛出面譴責,抗議者更闖入沙特駐伊朗的大使館和領事館打砸縱火。沙特也因而怒不可遏,宣佈與伊朗斷交。我們由此可見,伊朗是利用這一事件所激起的國內外反沙特宗教情緒,為本身的政治利益服務。伊朗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起,在政治上就和沙特形同水火,兩者不斷通過支援中東地區的己方教派打代理人戰爭,是眾所週知的事。

  問題是,沙特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處死尼姆爾?多數時事分析員對此倒有相當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沙特政府故意激化矛盾,試圖借此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沙特是中東最大的産油國,油錢是它最主要的財政支柱,目前原油價格猛跌,使它面對極大的財政壓力,去年的財政赤字就高達1000億美元,政府也被迫宣佈調高國內汽油價格並削減水電和燃油補貼,導致民眾不滿情緒滋長。

  去年,沙特興師動眾,大舉出兵鄰國葉門,打擊當地由伊朗支援的什葉派胡塞武裝分子,財政也因此大出血。有報道説,截至2014年年底,沙特儲備金額為7320億美元。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警告,沙特如果不削減開支並實施經濟和財政改革,其儲備將在5年內用完。果真如此,對那些受沙特輸出保守宗教思想影響的國家而言,倒不是壞事。

  沙特在過去國際油價高企時代積累了龐大外匯儲備,財力充沛,對內可通過各種優渥措施的補貼收買人心,對外則通過大力資助世界各地的遜尼派回教堂,擴張其宗教影響力。如今,捉襟見肘,自然需要想方設法解套。有人説,沙特這麼做還有另一個政治目的,即對美國和自己的宿敵伊朗達致核協議表示不快。因為,美國這麼做,等於將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使伊朗可以出口原油,復蘇經濟。

  沙特是個由保守遜尼派阿拉伯王室所統治的國家,伊朗則是以什葉派教義立國,波斯人佔多數的國度。除了民族差異,遜尼派和什葉派穆斯林之間更存在至今已1000多年的恩怨,可謂“剪不斷,理還亂”;加上西方強國攪和,更是亂上加亂。在這種亂局中出現的“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更成了世界各國的安全隱患。

  沙伊矛盾加劇,本地有新聞報道引述穆斯林宗教領袖的話説,這種遜尼和什葉派之間的爭端,不會牽動本地穆斯林社群,這是因為新加坡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促進宗教和諧,新加坡也從未發生兩個伊斯蘭教派之間的矛盾,因為新加坡的穆斯林了解,大家都屬於同一個社會。此外,在我們這裡的回教堂(清真寺)採取了開放式的做法,讓不同教派的教徒同在一起禱告,教士們也經常向教眾宣導和諧與和睦相處的重要性。雖然沙伊交惡在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引發了零星的反什葉派示威,但有本地伊斯蘭學者指出,由於本地區什葉派教徒不多,因此受中東這次事端波及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我們仍須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

  中東伊斯蘭世界內部矛盾加深,亂局惡化,其影響會如何外溢,一時之間還難以確定。“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巨大影響告訴人們,千萬大意不得。

  隨著沙特和伊朗公開對抗,可以預料,首先,兩國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戰爭必將升級,在葉門的戰事就是一例。其次,雙方必然會有各種後續動作,拉攏各自的人馬以壯大自己的聲勢。其三,由於俄羅斯的加入,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等形成的陣營,以及歐美和沙特領導的遜尼派國家之間的爭鬥,也變得更加複雜。而政治上愈加激烈的鬥爭,必然也會使整個政教合一體系的伊斯蘭世界派系矛盾激化,從而牽動所有穆斯林的情緒。

  “伊斯蘭國”,一個遠在敘利亞和伊拉克邊陲的極端組織尚且能攪亂時局,何況是代表兩個有世仇的伊斯蘭教派的巨頭的水火衝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