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新聞 > 財經中國觀 > 正文

字號:  

“十三五”:把握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

  • 發佈時間:2016-01-13 10:38:56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權威訪談】

  “十三五”:把握戰略機遇期的新內涵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

  新年伊始,世界銀行發佈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報告,其中下調了美國和其他發達經濟體增長預估,美國經濟2016年預計達2.7%,歐元區經濟增長預估從前次的1.8%調降至1.7%。面對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中國如何在“危”中尋“機”?

  值得欣喜的是,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9%,預計全年增速在7%左右。“可以看到,儘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這是黨中央把握時代脈搏、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大科學判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張立群説。

  中國獨有的需求潛力

  “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增強對中國經濟未來的信心。“我認為,中國巨大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張立群説。

  一是城鎮化。中國城鎮化水準2014年按照常住人口,達到了54.77%,按照戶籍人口,則還不到37%。高收入國家城市化率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我國城鎮化還將持續較快推進,今後還有大量的城鎮人口持續增加,帶來的住房、汽車等各種基本生活消費品的需求市場巨大。

  二是産業升級。産業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升級,對中高端市場需求開拓能力將持續提高。隨著百姓收入持續提高,中高端市場需求增長方興未艾,産業升級拓展市場需求的潛力巨大。

  三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現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每人平均收入水準相差50%以上。在這個基礎上,通過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蘊含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

  四是百姓生活水準的全面提高包含了巨大發展潛力。比如,按照我國現行標準還有7017萬人口沒有脫貧。如果按照聯合國的貧困標準,目前還有2億左右的貧困人口。今後大量的低收入、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準在全面小康進程中將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包含的需求潛力更是不可估量的。

  不斷改善的要素供給

  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當前,支撐經濟發展的要素供給條件依然較好。”張立群説。目前我國人力資源保障比較充足。比如,現在勞動年齡人口超過10億人,而全社會就業人口是7.73億人,非農就業人口是5.45億人,城鎮就業3.9億人,都遠低於勞動年齡人口規模,表明勞動力供給保障是充足的。只要不斷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作環境,不斷提高城市經濟包容開放的水準,勞動力資源就會被更充分地使用起來。此外與教育水準提高相聯繫的人才紅利潛力巨大。

  從資金方面看,國民總儲蓄率保持在48%以上,目前人民幣存款規模達到136萬億元左右,支援生産建設的資金供給潛力非常大。

  從技術方面看,隨著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各種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條件趨向改善;此外我國原始創新的步伐也在加快。

  “綜合這些情況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間,支援中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和要素供給條件都沒有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持續較快推進的歷史進程沒有改變。”張立群説。

   堅定不移的改革決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提出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這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發展確定了行動指南。”張立群説。

  通過去産能,積極穩妥地調整過剩産能,就可以有效提升産業素質,優化要素資源組合;通過去庫存,把房地産消化庫存與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新型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就會促進房地産建設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去杠桿,就可以處理好與過剩産能調整等相關的債務問題,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與財産責任相關的機制和制度;通過降成本,就可以努力改善企業轉型調整的環境,促進轉型調整順利進行;通過補短板,就可以進一步明確政府工作重點,紮實推進脫貧工作,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支援新型城鎮化、企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築牢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線。

  未來五年,中國要在經濟總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位,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已超過7000美元的基礎上,實現全新的跨越。在張立群看來,堅定改革決心,推進轉型升級是關鍵。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全面轉型調整的過程。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從普遍短缺轉入普遍過剩,從主要關注價格轉向更多關注品質和品牌、信譽,這是一次全面且非常深刻的轉型。

  “下一步,紮實落實五大任務,形成合力,必將系統推進企業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必將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基礎,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牢牢把握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張立群強調。

   (光明日報北京1月12日電 光明日報記者 馮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