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專家:中國人口若少於10億就要獎勵生育

  • 發佈時間:2015-11-10 08:47:12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發改委專家:未來我國有可能獎勵生育

  【宏觀·政策】國家發改委專家:全面放開二孩不足以應對老齡化

  人口膨脹不會出現,預計15年後中國人口將達峰值14.5億

  背景 獨生子女政策35年後宣告終結

  1973年,我國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計劃生育。在此背景下,從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産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開始,獨生子女政策至今已執行35年。其中,1982年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

  在此期間,我國人口呈現出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甚至有人口學者預計,2020年之後,將爆發招工難、娶妻難和養老難等問題,從而制約社會經濟發展。

  2015年10月29日發佈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意味著中國實施35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終結。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佈“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而此次人口政策的調整距離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放開“單獨二孩”,還不到兩年時間。

  短時間內密集調整人口政策,引發了提振生育率是否會導致人口膨脹的擔憂。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全面二孩政策短期內會帶來生育高峰,但不會導致人口膨脹,即使今後全面放開了計劃生育,可能也生不了多少人,中國人口不會超過15億。其實不僅中國,目前世界各國普遍的生育意願都比較低了。”

  專家觀點:全面放開二孩首先為滿足老百姓生育意願,其次才是延緩老齡化進程

  1982年,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並被寫入憲法。之後,國家根據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不斷調整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我們國家當時的人口已經過載了,所以當年實施計劃生育的決定是對的。”楊宜勇説。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人口發展卻出現轉折性變化。雖然人口基數依然較大,但生育率低、人口老齡化、獨生子女家庭數量增長等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日益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

  國務院曾經組織開展的人口發展戰略研究認為,中國人口總量峰值應控制在15億人左右,婦女總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人口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而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中國生育率已降至1.18的低水準。

  除了低生育率,老齡化也成為困擾中國的一個問題。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人2.1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為15.5%;65歲以上人口數為1.37億人,佔比10.1%,相當於每10個人裏就有一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應對包括人口老齡化在內的人口結構性問題,在很多人看來,是出臺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直接緣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就在面對記者提問時表態,“現在調整人口政策已經遲了,但總比不調整要好。”

  但是,全面放開二孩能否解決老齡化問題?楊宜勇的回答是否定的。

  “放開二孩並不僅僅是為了應對老齡化,而是老百姓有生育意願,因此主要是為了尊重人們的生育意願和生育權利,其次才是能在一段時間內起到延緩老齡化的作用。”楊宜勇向記者表示,即使放開生育政策或許會減緩老齡化的進程,但10年後照樣會面臨老齡化的問題。“但是現在調整其實並不晚,做了總比不做強。”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仙芝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目前我國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而年齡結構是很難調整的,目前全世界都在老齡化,而且發展趨勢還在逐步加深。”

  “只有延遲退休年齡。”楊宜勇説,一直以來都是六十歲退休,現在七十歲才算老,關鍵就是要調退休年齡,“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是不行的,對人口結構的調整無異於杯水車薪。”

  專家預計:15年後中國人口將達到峰值

  與雙獨、單獨二孩相比,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覆蓋到的人群數量龐大。一些關於政策放開後會再度出現“人口膨脹”的擔憂也相伴而來。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後到底會增加多少人口?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據統計,我國只有一個孩子的已婚育齡婦女人數在1.45億左右,減去原來就符合生育二孩條件的人群,例如農村只有一個女孩以及雙獨、單獨的情況,大約也有9000多萬。

  但是,覆蓋到的人群並非都能夠或者願意生二孩,即便是在生育高峰的年份,這一數字也不會很高。翟振武就表示,目標人群中年齡大的居多,尤其是1966年到1975年出生的人所佔比重較大,而這些人生二孩的意願比較低,因此實際生二孩的數量比較有限。此外,人口學專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黃文政預測,“70後的媽媽們會抓緊時間生育,政策放開後新增的新生兒,估計會在300萬到800萬之間,但800萬以上可能性很小”。黃文政預計,中國在2017年將達到生育高峰,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值約為2200萬,“這將是1991年以來,乃至未來百年內新生兒最多的一年”。

  即便如此,這種趨勢也難以持續。楊宜勇所長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已經有13.5億人口,全面放開二孩,不會出現人口激增。”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得出,在全面放開二孩的情況下,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估計會是14.5億。

  “15年之後才14.5億人,人口依然是可控的。估計到2030年人口達到14.5億的峰值後,才會出現人口拐點(人口數量絕對減少),到時候政策又會調整。”楊宜勇説。

  其實,目前的二孩政策還是計劃生育,即便今後出臺全面放開三孩,本質上也是計劃生育,只是限制生育的程度不同。對於我國的計劃生育,攜程網聯合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的觀點很明確,“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放開生育政策生育率會大幅反彈甚至超過更替水準,真正要擔心的是放開二胎還遠遠不夠。因此,要全面讓生育恢復。”

  未來我國或需獎勵生育

  現實的問題是,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前,中國人的生育意願已處於較低水準。

  這個判斷基於一項關於中國人生育意願的調查。中央財經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侯佳偉、黃四林等人聯合撰文稱,中國人的理想子女數經歷了1980年代的較高水準、1990年代快速下降、2000年至今穩定在較低水準這三個階段。1980年代中國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為2.13人,1990年代降至2.1人以下,2000—2011年下降為1.67人,遠低於2.1的“更替水準”(編者注:指維持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口規模長期穩定所需要的生育率)。中國已經進入生育水準低於生育意願的階段,實際生育子女數將少於理想子女數。

  其實,不僅是中國,世界各國生育率的下滑程度同樣讓人吃驚。聯合國曾表示,佔世界人口46%的83個國家(其中包含所有歐洲國家)目前的生育率都低於每名女性生育2.1個孩子的人口替代率。

  “現在放開二孩,是因為願意生孩子的家庭不太多了,下一步估計用不了10年就能實現自由生育了。自由生育之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是獎勵生育,如果自由生育大家還是不生,中國人口少於10億人,就要獎勵生育了。”楊宜勇説。

  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

  中國近幾十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堪稱“奇跡”。在探究中國為什麼能夠創造經濟增長“奇跡”時,很多人都將其歸結為“人口紅利”。

  所謂“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

  有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紅利對每人平均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通過對中國1974年到1994年人口增長變動數據與1994年到2014年經濟增長數據的相關性分析,發現二者高度相關,他指出,“人口結構中嬰幼少青年等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影響國內的投資消費,進而使經濟下行。”

  我國“人口紅利”消失的判斷來自2013年。2013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在相當長時期裏第一次出現了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這似乎意味著人口紅利趨於消失,導致未來中國經濟要過一個“減速關”。自2012年以來,中國15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連續3年下降。

  “其實‘人口紅利’是沒有意義的,‘人口紅利’是肌肉經濟,不能過分強調,全世界最看重的是‘人才紅利’。”楊宜勇舉例説,比如中國生産的耐克鞋,在美國賣39美元一雙,在中國139美元一雙,美國老百姓買一雙鞋少花100美元。“這就是出賣簡單勞動的肌肉經濟為美國的智慧經濟服務。當時中國貧窮,沒辦法才靠出賣苦力。但是,當前全球發展經濟,四兩撥千斤,要靠智慧經濟。”

  而智慧經濟跟人口數量沒有關係。論人口,美國3億多人,俄羅斯才1.4億人,中國是13.5億,人口總量不算少,楊宜勇據此認為,中國不缺人口,缺的是人才,“低層次競爭靠‘人口紅利’,高層次競爭靠‘人才紅利’。‘人才紅利’不行只能靠數量取勝,這是下下策。”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週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