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 發佈時間:2016-01-13 04:29:5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旁觀者説]

  創業要做好

  失敗的準備

  袁華明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業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在我們身邊,創業者已經比比皆是,大眾創業真正讓普羅大眾成為創業的主角,創業也走下神壇,從精英分子向普通人群蔓延。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人“一遇陽光就燦爛,一遇雨露就發芽”的創業激情被徹底點燃,從此創業已成為大量浙江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浙江這片創業氛圍濃厚的熱土上,截至2015年12月,市場主體已經超過470萬,每12個浙江人就有一個“老闆”!工商部門的數據顯示,從企業的平均擁有量來看,浙江每萬人擁有企業數為245戶,也就是説,平均41個浙江人裏就有一家企業;從私營企業佔企業總量的比重看,浙江佔88.9%,為全國最高。

  但是,也不要忘了“創業艱難百戰多”。創業從來不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情,創業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很多浙商都有一句口頭禪——“説説是老闆,實際上經常拌牢”,“拌牢”這個典型的浙江方言詞彙中,我們讀出的是那些成功創業者的困局和苦惱,而這些困擾又不為常人所理解。

  不但創業的不同階段會碰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而且每一個創業行為都可能面臨不成功的風險。十幾歲挑著工具箱給人修鞋的南存輝、四十多歲騎著三輪車代銷汽水冰棍開始創業的宗慶後,他們的企業從小到大都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成功者風光無限,他們背後都有一部奮鬥史,然而不少創業者即便付出了無比艱辛的努力也未能成功,折戟沉沙不為人知。太多的成功者笑聲淹沒了失敗者的哭泣,導致創業者對失敗的準備不足。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各類機構對浙江民營企業“壽命”的調查和研究,結果並不樂觀,各個研究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民企的平均壽命僅為3年左右!當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創業成功故事時,或許是以更多的創業失敗者為背景的,但我們卻鮮有關注那些創業失敗者,也不那麼關心創業的風險。

  事實上,創業的整個過程是充滿風險的,隨時都有失敗的可能。創業之初,可以説幾乎都是小微企業,小而活的企業數量已經佔到浙江市場主體的九成以上。但初創企業也存在“小而難”的處境,他們往往獲取資源的能力弱、資訊缺、機會少,面臨著人才引進難、融資難、品牌創建難等一系列制約因素。“勢單力薄”的初創企業雖然數量上“鋪天蓋地”,卻一時無法做成“頂天立地”的行業巨擘。而在一些漸入“紅海”的行業,很多創業者面臨的是市場飽和的現狀。

  “一窩蜂”式的創業到底好不好?大學裏一個班上七八成的同學選擇了創業,激情應當鼓勵,但結果還是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市場從來不相信眼淚,市場也從來不虧待發光的金子。眼下,各式大學生創業平臺層出不窮,園區、孵化器也都遍地開花。這些平臺被冠以各種最吸引眼球的時髦詞彙,吸引創業者投入到這些熱門行業中去,如此多的同質平臺,或許硬生生將某些處於“藍海”的行業弄成了“紅海”。

  喧囂之下,一些創業者不免也開始浮躁。曾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圍繞著最時髦的行業開始創業,希望引起業界大佬和投資人的關注,一紙商業計劃書就獲得數百萬天使投資的橋段,成為年輕人熱捧的“經典案例”!一方面,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創業之初什麼都缺,缺錢自然也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創業者急功近利,想著花別人的錢創自己的業。

  我們必須承認,創業創新者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但並非每一個人都是弄潮兒,也並非每個弄潮兒都可以做到“手把紅旗旗不濕”,練好內功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給創業者潑一盆冷水,並不是反對創業,而是説需要理性創業,要打好創業的基礎、把握好創業的時機、選擇好創業的夥伴,同時要準備好創業失敗的預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創業唯有與創新“綁定”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誰的創新最快誰就首先佔據了市場。而且對創業者來説還必須不斷地創新,每一次迭代的結果都是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只有不斷以最快方式實現創新,才能在創業中獲得立足之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