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試錯路上,你要問問自己

  • 發佈時間:2016-01-13 04:29:5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丹

  一位85後創業失敗者曾總結:有位風投對他説過,你的履歷很完美,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好好失敗過一次。

  失敗于創業而言,並非必經之路,卻是個出鏡率極高的絆腳石。一個較為公認的數字是,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比例在90%以上。因此,大多數的情況下,創業者自以為是地“當上CEO、贏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陽關大道,變成了一次次並不優雅的轟然倒下。

  然而失敗,並不可怕。

  台灣作家林清玄説過,人生的黑夜也沒什麼不好,愈是黑暗的晚上,月亮與星星就愈是美麗了;馬雲説過,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思考別人怎麼失敗的,哪些錯誤是人們一定要犯的。當我們有勇氣開始談論黑夜和失敗的時候,不妨來聽聽與創業者最親近的投資者是怎麼説的。

  問創業者:

  你是否真的適合創業?

  樂創會董事長盧艷峰前幾天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創業CEO可能是世上最苦逼的職業,一是大忽悠,忽悠團隊光幹活不拿錢;二是超級銷售,搞定絕大部分合同;三是寫作高手,完成所有材料;四是技術大拿,解決所有問題;五要體壯如牛,每天工作18小時;六要抗打擊,失敗了眼淚不擦繼續前進……即便這樣,生存概率小于10%。

  在大部分的投資人看來,失敗是他們這個職業必須要面對的事,投資項目的最初好比是在押注。創新谷聯合創始人朱波説,他剛剛投資了一個1998年出生的小姑娘,因為她的眼中有一股堅定的“殺氣”,這是一種創業者該有的性格。

  有心理學研究表示,適合創業的人只有主體人群的20%到30%。朱波鼓勵大學生去創業,但也提醒到,全民創業潮中捲進了許多並不適合創業的人進來,這些人終將淪為“炮灰”。因此,在創業前不妨問問自己:創業是你心中那團火嗎?創業真的是融入到你血液當中的激情和夢想嗎?朱波説如果一個人有夢想有激情,就適合創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和激情,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喜歡朝九晚五,就不要創業。

  問創業者:

  你的團隊有定規矩嗎?

  什麼是創業團隊最重要的因素?記者兩次拋出問題,浙江賽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劉明偉給出的回答始終是兩個字:團隊。

  大學生創業團隊的組成大多是本學院、本學校、同年齡階段的同學、好友,雖然在想法、做事方式上容易達成共識,卻成為投資者的一塊“心病”。“團隊太過年輕,缺少社會經驗,到一定時期容易出現內部分裂。”劉明偉説,“賽伯樂”較少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是因為他們覺得試錯成本太高,創業團隊一定要有凝聚力,要有分享意識,就像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就不易折斷,而這是年輕創業者的軟肋。

  劉明偉的話並非毫無根據。在記者採訪過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中,就有因合夥人利益分配糾紛導致各自分家、團隊解散的情況。

  市場有句金玉良言:“老闆打天下,制度打江山。” 從創業初期的資金分配與調度、人才招募、管理技巧、行銷策略,以及緊跟而上的市場動態、應對策略等,都有可能導致創業企業命運的轉折。大學生創業團隊較聰明的做法是吸引有市場經驗的合夥人,對項目進行SWOT分析,創業初期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班子、定規矩、帶團隊、抓業務。

  問創業者:

  你跨的門檻夠不夠高?

  “我判斷一個項目,除了人之外,還有‘勢’和‘事’。”朱波説,“勢”指的是瞄準下一個風口,順勢而動;“事”則指的是項目是否屬剛性需求、是否高頻使用、黏度夠不夠強。

  在20年前,網際網路和物流運輸尚未如此發達的時候,在每個不同的領域都會有一些公司各自佔有市場,過得很滋潤。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馬太效應達到了頂峰。縱觀近年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行業壁壘低、産品同質化導致某些領域出現惡性競爭。如2015全國新媒體創業大賽決賽上,出現了三個O2O洗衣項目。我們不禁反思:身邊轉瞬即逝的洗車O2O、美容按摩O2O、社區O2O,真的是“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裡需要提一下“勤奮”。在投資者看來,很多創業者都停留于肢體上的勤奮,卻忽視了思維上的勤奮。創業路艱辛,四體不勤的人不能稱之為創業,但凡真正開始創業,然後“失敗”的人,大都是因為思維上的懶惰。思維懶惰的人,往往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沾沾自喜,卻忘了出去看一看、問一問:我現在跨過的門檻夠不夠高?能不能不被快速洗牌?當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挑戰時,不是立即厭煩,也不是習慣性接受,而是學會在不同的邏輯框架下找到合理與矛盾之處,學會專注與理性。

  把創意變成現實,那是創客;把産品市場化,那才叫創業。在《精益創業》一書中有個詞“轉向”,讓創業者在産品受到市場接受度瓶頸時能快速試錯、快速轉向。“創業本身就是高風險的一件事情,挫折和犯小錯誤是如影隨形的,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看創業者怎麼抓住機會,如何在適當的時候轉向。”賽富投資基金合夥人金鳳春認為,很多創業者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放棄,應該看看你能跨的創業門檻夠不夠高,或許你需要的正是一次轉向和微調。

  問創業者:

  1加1等於2還管用嗎?

  要從成千上萬的創業項目中脫穎而出,考驗的是整個項目苛刻的主觀和客觀條件。

  “我覺得創業是一種藝術,它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到底哪幾個條件具備了就一定成功,誰也説不清楚,不是1+1等於2的。”科發資本董事長陳曉鋒認為,一個項目的成功是一個綜合的因素,不要以為技術好、有激情,你就一定會成功。

  從統計學上來講,連續創業者並不比初次創業者擁有更高的成功率。創業並不像讀書,只要你努力勤奮,就一定能夠把考試考好;創業的時候你每天起早摸黑,你很聰明,也很勤奮,但你就是失敗了。

  因為創業需要一種綜合的能力,需要經驗,需要方方面面因素的促成,之後才能成功。陳曉鋒説:“用物理學的概念來説,創業是串聯結構,一個一個連結,中間斷了一個連結,你就不可能從這一頭到那一頭。”

  華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宗佩民更願意把大學生創業看成是一種創業精神的培育模式,他説尤其是在校大學生創業是一種社會經驗的積累,提升與人交流的能力和學習市場行銷的相關知識,把創業做成事業需要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