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於知識和勇氣的創業再出發

  • 發佈時間:2016-01-13 04:29:5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慎思卓見]

  卓勇良

  浙大本科同學令我印象深刻。幾年前去浙大,一位小巧的建築學院女孩接待。女孩靈動的眼睛和率性的肢體語言已然令我折服,而女孩用純正寧波話的回答,超凡脫俗,質樸無華,活脫脫一個聰明伶俐“寧波小娘”。

  那天我得出結論,浙大本科這批孩子是浙大最寶貴資源,他們當中的個體素質甚至強于一些教師。

  這令人想起學術圈一個趣聞。薩繆爾森的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轉頭去問另一位也是諾獎得主的答辯委員會成員里昂惕夫,“瓦西裏,我們通過了麼?”相信浙大課堂裏,應該經常會出現學生考倒教師的情形。

  如此一批品學兼優的強大的學子大軍,生長在改革率先、草根創業鼎盛的浙江,如果不奪取全國高校創業之冠,一定會比較奇怪。這份榮耀,是活力無窮的浙江、美麗繁華的杭州以及求是創新的浙大,理所當然應該得到的。然而,我今天更是想做一些深層次思考。

  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呼喚著浙大學子創業活力的進一步凸顯。這裡的一個關鍵,是加快促進浙江從基於勇氣和運氣的草根創業,向基於知識和智慧的精英創業轉變。這構成了浙大學子未來創業的重大機遇,也是浙大學子未來創業的一個歷史性要求。

  讓我們稍稍分析一下浙江創業的歷史特徵。2014年發佈的中國民企500強浙江入圍的134家企業,前40家企業掌門人僅1位浙大學子,這種説法似乎苛求,因為這一比重其實也已很不錯了。不過比較一下美國當下最偉大企業的老闆和CEO,大多出身於名校,就能看出浙大應發揮更大作用的問題。浙江房地産市場倒是浙大軍團為首,但房地産業繁華終究是一個階段性現象。

  如此深深的歷史誤會留下的痕跡,終究將被改寫。當浙江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時,率先創業的是一批赤腳上地的農民。他們以改變自身貧窮的勇氣,以及隨後中國經濟狂飆突進的運氣,加之技術門檻極低,逐漸成為業界精英。然而最終把浙江帶向更高發展水準的,是基於知識和智慧的創業,這正是當下浙大學子英雄用武之地。浙大學子終將在浙江創業大潮中成為領軍人物,而那百強榜單,終將以知識智慧為特徵。

  引領國家民族走向未來的迫切需要,呼喚著浙大學子創業模式的加快轉型提升。中國當前每人平均GDP已相當於美國的1/8,根據我的預測,如果不出現重大波折,完全有可能在約10年後,每人平均GDP可望達到美國的1/5。這就對創業提出了重大轉型提升要求。因為此前我們全面採取技術上的“拿來主義”創業,而此後,“拿來主義”創業的邊際收益將逐漸遞減。如果不著力改變這種創業模式,我們將只能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經濟社會發展或將有較大問題。

  當前迫切需要大量高水準自主智慧財産權支撐的創業。説一句牛皮的話,我們從來沒有如此緊迫地需要能登上中國,甚至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重大科技創新。在浙江,這樣的希望將主要寄託在浙大身上。而浙大也應該瞄準如此高大上要求,來展開教育科研和創業活動。聽説浙大一些學院早已要求,博士論文應有國際或國際領先水準,這正是浙大的偉大逼格;聽説浙大任何一個學院,科研規模和水準均高於浙江任何一所高校,這也正是浙大給我們的美好期盼。

  偉大明天,必是今天良好機制促成。康得1770年46歲時獲得大學教授一職,此後沉寂十年未發文章。就在有人懷疑康得是否勝任教授一職時,《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橫空出世,此後《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等巨著相繼問世。構建整體濃厚的尊重知識的科研環境,注重長期人力資本投入與科研服務的完善支撐,不拘泥于一時一事得失的科研評價促進機制,正是今天的亟需。倘若有人擔心不實行年度考核會養懶人,那還有聲譽機制呀。系裏10教授,8教授持續有包括教學在內的重大成果,惟獨兩教授長期什麼也沒有,還好意思在教授堆裏混嗎?

  浙江人傑地靈,風景這邊獨好,呼喚著浙大學子深耕這塊土地。浙大是一所具有全國和全球視野的偉大學府,自不必框定其發展空間。令人高興的是,根據電話訪問和問卷統計,56%的創業者選擇杭州。不過遺憾的是,浙大出身的若干著名IT業者幾乎都不在浙江創業起步,最典型者莫過於求伯君。當年凡購買相容機,必裝有求氏WPS,可惜求氏未在浙江這塊土地上開花結果,讓非浙大的馬雲氏撿了個漏,令浙大汗顏。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浙大人不努力也是會落後的;浙大學子們不深耕浙江這塊中國最好的創業沃土,或將錯失重大商機。

  創業再出發當然需要勇氣。但此勇氣非彼勇氣,是基於知識智慧的勇氣,是掌握尖端技術和具有獨到商業模式所激發的勇氣,是政府積極支援和社會完善配套所支撐的勇氣。或許10年後創業榜有您大名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