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的種子該埋得早些

  • 發佈時間:2016-01-13 04:29:5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觀智語]

  創業的種子

  該埋得早些

  ——專訪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曉波

  本報記者 陳佳瑩

  “1912年,作為經濟學名詞‘創新’一詞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熊彼得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指的是新的生産要素組合在市場上首次獲得商業成功。”倏忽百年,創業創新已從最初的乏人問津變為全球現象,如何培養創業創新人才,更成為了最為熱門的課題之一。

  “這幾十年來,浙大一步一個腳印,摸索出了獨特的創業創新培養模式。”20多年前,吳曉波便是國內最早從事創新管理研究的博士之一,當下在高校創業高地上赫赫有名的浙大ITP(創立於1999年的浙江大學高科技創新創業強化班),更是凝聚著他創始的心血。在大學生創業創新這一課題上,如今作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的吳曉波可謂最有心得。

  企業家可以培養嗎?許多人對此頗有爭議,認為企業家不能被培養出來,只能在摸爬滾打中裹著泥、忍著疼地歷練出來,而在吳曉波看來,企業家的素養和能力是完全可以培養的。“就像學游泳一樣,在入水前,你應該先教他做一做伸展、悟一悟泳姿,儘管最終仍需‘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然而成功率無疑大大提高了。”除了理論和技能,在吳曉波眼裏,浙大能為這些“未來企業家們”帶來的,更重要的是那顆深埋心間的“生活,而不為生活所屈服”的種子。

  這必須是一顆科技創業的種子。“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追求高企的創業率,開一個網店、經營一家奶茶店,這並不是我們在浙大進行創業教育的初衷。”解決科技成果與現實生産力之間的轉化問題歷來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大難題,對於以“求是創新”為校訓,以理工科為特色的浙大而言,如何將前沿科技理論落到實處,轉化為現實生産力以推動社會進步,是“吳曉波們”最希望帶領學生去探索實現的。“過去,大家一想到浙江的創業總會聯想到草根創業,我們希望浙大能引領一種全新的新浙商創業模式,向知識創業和科技創業轉變。”吳曉波説。

  這一定是一顆愛折騰的種子。在吳曉波看來,年輕人的無限潛能需要在不斷激勵中釋放,他們不該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復刻版産物,而應掙脫枷鎖,去折騰、去質疑、去創造、去過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所謂創業精神,並不是指你一定要成功創辦一家企業,而是指你能不被現有的條件和資源所束縛,勇於‘折騰’,去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有意義的人。”吳曉波為創業創新提煉了一個關鍵詞——DPRS,即夢想(Dream)、熱情(Passion)、責任(Responsibility)和一個積極樂觀的好心態(Smile)。吳曉波舉例道,十幾年前,許多他熟知的ITP畢業生們進入了令人艷羨的跨國公司工作,然而多年以後,不少已經成為公司高管的學生們,卻毅然選擇了打破高薪鐵飯碗,拉上合作夥伴一起創業的道路。“這就是當年埋下的那顆種子,發芽了。只要那顆種子在那裏,能力和知識儲備在那裏,無論你去了什麼行業,過了多久,你還是能走上創業創新之路。”吳曉波説。

  這還須是一顆理性的種子。“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下,我們還不能拋開理性二字,創業創新不應該是一哄而上的、運動式的,學校更不能扮演拔苗助長的角色。”吳曉波認為,大學應旨在為社會培養出高素養的創業團隊和創新人才,不必急急忙忙搶“風口”,盡可做好自己“乘風飛揚”,甚至以我為主地創造出新的風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