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信託深陷16億地産項目危局 明天係被指助推其激進擴張
- 發佈時間:2016-01-11 08: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信託深陷16億地産項目危局
長江商報消息 明天係被指助推新華信託激進擴張,致其凈利驟降80.4%不良率暴增30%
□本報記者 沈佑榮 發自重慶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孫女士的300萬信託産品被延期或許只是新華信託“踩雷”項目的冰山一角。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去年以來,新華信託運營的多個項目被曝出問題,包括鎮江冠城計劃二期、奈倫農業示範園區項目、匯源6號、普天(核心資産並購)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涉及的資金本息共計超過16億元,市場上因此戲稱新華信託為“踩雷專業戶”。
作為1979年成立的中國第一批信託公司之一,2012年至今,在國家對房地産進行調控背景下,新華信託逆市而上,頻頻為地産項目融資,其激進作風盡顯。而觀其後果除了項目頻頻出現風險外,其經營風險也在加劇。
新華信託年報顯示,2014年實現凈利潤1.06億元,與2013年的5.40億元相比,驟降80.40%。與此同時,公司不良資産大幅增加,同比增幅超過兩倍。自有資産不良率也從2013年末的12.22%,激增至2014年末的43.16%,暴增30%。
1月8日,一信託行業資深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新華信託逆市而上並非一定就是錯的,作為信託行業而言,關鍵要看公司選中的項目是否為優質項目,運營項目的團隊是否為高效團隊。在他看來,新華信託暴露的風險亦是整個信託行業的風險,只是新華信託更為突出一些。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信貸類、通道類業務受限的大背景下,信託業轉型已成必然。當前遭遇踩雷之困的新華信託將如何轉型,正備受市場關注。
16億“踩雷”項目均為地産
近幾年來,頻頻遭遇兌付危機,新華信託成為名副其實的“踩雷專業戶”,項目涉及的資金本息或超16億元。
除了吉林長春孫女士購買的新華信託普天(核心資産並購)投資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一再延期外。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新華信託産品被延期的不在少數。
鬧了一年之久的“新華信託鎮江冠城商業中心項目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鎮江冠城計劃”)至今尚未見平息。
鎮江冠城計劃是由新華信託發起,共募集三期,總募集資金為2.2億元。第一期成立日為2012年10月,第二期成立於2012年12月,第三期成立於2013年1月。
信託計劃書顯示,募集資金用於投資鎮江“冠城國際商業中心”,預計年化收益率為9%-10.8%。該商業項目于2010年12月開工,計劃2013年8月交付,項目可銷售面積約7.8萬平方米,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約8億元。這一信託計劃的信用增級方式包括土地和房産抵押。融資方鎮江冠城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下稱“鎮江冠城”)將位於鎮江市丹徒新城一塊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給新華信託,江蘇申華置業有限公司將位於鎮江市檀山路的15套房産用於抵押,兩處不動産估值共計4.64億元,以本次融資2.2億元計,抵押率達47.41%。
就該計劃二期而言,原本2014年底兌付完結,但直到去年前三季度僅兌付部分投資人本息,其原因為融資方未能按期償還本金。新華信託方曾公開表示,之所以遲遲未採取法律手段拍賣抵押資産,是直接起訴融資方、等法院拍賣資産,這一程式非常慢,公司是希望融資方從別的金融機構借錢償還。
除了鎮江冠城計劃,奈倫農業示範園區項目、匯源6號、新華信託基石7號、華惠119號、華惠50號、上海錄潤等産品均未能如期兌付。
針對産品兌付問題,新華信託官網曾多次發佈公告,發佈澄清及兌付及延期情況。
長江商報初步計算新華信託遭遇延期兌付的産品發現,鎮江冠城計劃二期、奈倫農業示範園區項目、匯源6號等新華信託發行的多個信託計劃涉及的資金分別為0.74億元、2.66億元、6億元,本息超過10億元,如果算上普天等産品,涉及資金或超過1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曝出的新華信託“踩雷”的項目全部為地産項目。
1月8日,一信託業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稱,2012年開始,新華信託佈局地産業務佔比較多,如今地産去庫存壓力增大背景下,地産領域償還借款面臨較大壓力,傳導至新華信託的將會是兌付風險頻發。
激進作風埋下風險 “明天係”魅影隱現
新華信託如今風險的爆發,或與資本市場上大鱷“明天係”不無關係。
新華信託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1979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信託公司之一,當時名為 工商銀行 重慶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係工商銀行旗下公司。1998年1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深圳新産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受讓了工商銀行所持股份,更名為重慶新華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産業投資被指為“明天係”旗下公司控制。
2001年,公司增資擴股為5億元,並更名為新華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6年後更名為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除了中誠信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外,還有一家外資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持股19.50%,此時,新産業投資持股比高達71.92%。次年,公司再次增資擴股至6.2112億元。2012年8月,公司註冊資本增至12億元。
一信託行業資深人士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在中國,信託業屬於新的新金融産品,2009年開始獲得蓬勃發展。不過,在快速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暗存了一些隱患,導致如今風險開始日益暴露。在他看來,新華信託在地産方面佈局較多,佔比較高,就具有典型意義。
中融信託一人士亦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2010年以來,新華信託佈局了大量地産業務,業績增長很快,但近兩年,隨著兌付期到來,風險逐漸開始暴露。
長江商報查閱新華信託的信託産品發現,一個頁面中15個計劃,其中11個投向地産兩個投向基礎設施,另外兩個是投向金融業及工商業。而在産品的收益方面,地産類産品最高年化收益率高達11%,至少高出工商類企業一個百分點。
也許是“明天係”發現了新華信託前期激進埋藏的風險,去年7月,新華信託再次增資,且一口氣增資30億元,註冊資本一下子有12億元增加至42億元。
不過,公開資訊顯示,新華信託的股權結構發生了改變。自1998年起作為新華信託第一大股東的新産業投資所持股權被稀釋,由最初的71.92%降至17.33%,退居第三大股東。而上海珊瑚礁資訊系統有限公司躍升為第一大股東,上海紀輝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宏達信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則出現在了新華信託最新的股東名單中。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上海珊瑚礁資訊系統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2014年8月突然生變,經理、監事調整,註冊資本從50萬增加至11億元,股東也從兩個自然人變為兩家企業法人,北京融升方騰科貿有限公司和北京騰達思創科技有限公司。不過,這兩家公司的法每人平均為杭磊,股東為包含其在內的2名自然人。
新華信託第二大股東上海紀輝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註冊資本10億元,曾投資哈爾濱銀行。公開資訊顯示,該公司曾幫“明天係”旗下的新時代信託産品提供擔保。
顯然,新入主的三大股東是金主,但此番“明天係”股權陡降,新華信託是否易主還是“明天係”暗渡成倉,暫時尚不得而知。
投資收益虧3.59億融資期限長轉型受困
儘管一再增資擴股,但項目頻踩雷的新華信託已經陷入經營高風險困境。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髮現,2010年至2014年,新華信託凈利潤分別為3.47億元、4.96億元、5.09億元、5.4億元、1.06億元,對應的增幅為224.71%、43.24%、2.5%、6.16%、-80.41%,明顯呈下滑趨勢。凈利潤行業排名中,對應的5年分別為15、15、25、31、59位,在全國68家信託公司公司中,已從靠前淪落墊底。
新華信託2014年年報顯示,信用風險資産共計17.99億元。其中,不良信用風險資産期初數為2.51億元,期末數為7.76億元。大幅增加5.25億元,增幅達209%。自有資産不良率也從2013年末的12.22%,激增至2014年末的43.16%。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併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項目中,虧損高達3.59億元,這是信託業內唯一虧損的信託公司。對此,新華信託解釋稱,這是由於2014年度對部分不良資産進行了處置。業內人士則表示,伴隨著踩雷項目增多,新華信託去年的年報數據可能會更難看。
此外,凈利潤逐漸下滑、不良資産激增的同時,新華信託頗受債務糾紛官司纏繞。2014年年報顯示,當年涉及的重大未決訴訟案為7個,其中起訴5個被訴2個,涉案金額為8.74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訴訟案中,有的處於管轄異議階段尚未開庭,有的處於立案階段,有的一審已開庭審理尚未判決。此外,有兩起案件尚屬於2013年案件。這些案件涉及北京時光、泰州金鷹、內蒙古鑫通等多家地産公司。
顯然,這些涉訴案件處置並不順利,而管轄權異議等將會拖累案件進程。
業內人士稱,從2014年公佈的七起訴訟案件看,雖然多數屬於新華信託的債權,公司也有信心收回,但訴訟流程會較長,且將面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加上處置案件的各項成本等,這些也將會影響新華信託的業績。
“信貸類、通道類業務受到限制,信託業面臨較大的轉型。”1月8日,一信託業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信託業轉型的大方向是股權投資,從而幫助企業直接融資,但信託業融資的期限多數在2至3年,相較風投等而言不具優勢,行業整體轉型也遇到了難題。于新華信託而言,除了上述轉型難題外,還將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陷入地産業務較深,加上不斷暴露,抽身較難。
遭遇踩雷之困的新華信託將如何突圍?截至發稿時止,新華信託未給予長江商報記者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