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科局中局:H股復牌暴跌成交30億港元誰買誰賣

  • 發佈時間:2016-01-09 10: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摘要:萬寶之戰新年伊始再次打響。1月6日,萬科H股復牌,當天暴跌9.17%。7日,再跌3.61%,盤中股價一度跌至19元/股,而停牌前的收盤價格為22.9港元/股。復牌兩天總計跌幅近13%,兩天交易量達到破紀錄的30億港元,巨量成交背後誰在賣誰在買?

  萬寶之戰新年伊始再次打響。1月6日,萬科H股復牌,當天暴跌9.17%。7日,再跌3.61%,盤中股價一度跌至19元/股,而停牌前的收盤價格為22.9港元/股。復牌兩天總計跌幅近13%,兩天交易量達到破紀錄的30億港元,巨量成交背後誰在賣誰在買?

  “寶能、安邦和萬科管理層都有可能買,以便在股權爭奪戰中獲得更大的砝碼。”1月7日,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萬科控股權之爭白熱化。

  當安邦保險以及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衝入這場戰爭,險資搶籌地産已被視為“門口的野蠻人”,萬科正在緊急搬來救兵以定增稀釋股份,奪回管理層的控股權,這個救兵又會是誰?

  險資的兇悍並不會因此而停止,由於市場無風險利率已從前兩年接近5%降至3%以下,保險公司承諾給客戶5%左右的保本收益已無法覆蓋,地産等藍籌股息率有的達到5%以上,自然成為險資瘋搶的對象。“險資買債券已經完全不能覆蓋資金成本,所以需要找新的投資渠道。”某保險公司投資部門的負責人稱,現實倒逼之下,未來險資會繼續搶籌大藍籌。

   安邦或再增持

  萬寶之爭變化萬千,第二回合開戰。

  1月5日晚上10點多,萬科申請H股復牌,第二天開盤大跌11%,盤中最大跌幅13%,收盤時跌幅9.17%,當天交易量高達17億港元,成為其史上最高交易量的一天。

  1月6日,萬科H股開盤又大跌超過8%,收盤仍跌3.61%,成交量接近12億。市場認為這或是萬科利用市場力量砸盤,以痛擊對方杠桿資金買入的風險。 “這背後是誰在賣,又是誰在買?”深圳一家投資公司總經理説,這才是關鍵所在。

  寶能會買嗎?安邦會買嗎?萬科會買嗎?在大戰控股權的第一回合,三方都在二級市場瘋狂搶籌,停牌前第一大股東“寶能係”持股24.26%,第二大股東華潤以及萬科管理層等一致人持有21.19%,安邦持股6.18%。顯然,繼續增加股份將有助於提升話語權。

  棋局在悄然變化中,萬科H股復牌第二回合開戰。宋清輝認為,既然是控股權的爭奪,那麼誰手裏擁有更多股份,誰就有更大的話語權,“三方都有可能在H股復盤時搶籌。”萬科不一定需要自己動手,此前惠理集團就逆勢高價增持萬科H股,這被認為是萬科搬來盟友救急。

  萬科停牌籌劃重大資産重組,哪家會參與進來?會是安邦嗎?有消息稱雙方已就“萬科+同仁堂+安邦”的社區醫療和養老模式商談。那麼安邦將擊退寶能,與萬科牽手甜蜜秀恩愛,險資與地産進行深度結合,萬科也因此而轉型,從一家住宅地産商轉向服務商。“我們的戰略是城市配套服務商,而不僅僅是住宅地産商,今後我們做的業務覆蓋會更多,比如教育等等。”萬科總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萬科的轉型正大步前行。

  萬科也可能搬來其他大鱷救急,如定增20%股份,再加上從二級市場收購一些股份,屆時即使安邦與寶能結盟,也無法與之抗衡。

  重組方案需要寶能和安邦投票通過,三方各種制衡仍在繼續。“但若萬科將寶能、安邦排除在定增對象外,他們會投反對票。”宋清輝認為。萬科則在對公司2015年年會總結時稱,“一手抓生産,一手抓國防,兩手都要硬。”

  萬科H股砸盤,A股若復牌會如何呢?目前很多公募基金以及分析師調低萬科A的估值。因為香港與內地兩地監管政策的不同,萬科A股復牌更多地掌握在萬科手中。香港監管規定,參與方如果沒有任何需要披露、會導致虛假市場的消息就應該復牌。內地監管則規定,公司重組有重大需要公告或者重組終止才能復牌,以嚴格避免內幕交易。所以只要萬科方面仍在談重組,就可以繼續申請A股停牌。

   險資偏愛藍籌

  明面上,萬科與安邦成為同一戰壕的戰友,但這並不意味著博弈終結,而只是大戲的開始。

  對於萬科來説,能打的牌只有兩張,一是通過定增的方式注入資産引入新的股東,以稀釋寶能的股份,重新奪回控制權。但是如此鉅額的定增,且股價處於高位,誰願意參與充滿不確定性。二是通過停牌和股價下跌,打擊對方的杠桿資金,在撐不下去的時候減持,從而搶回控制權。

  打壓股價這一招是否行得通?深圳某券商保險研究員稱,萬科股價的短期波動肯定很大,但是保險資金浮盈足夠大是可以平滑的,只要不退保就不涉及現金的流出,只是賬面的變動,“保險的空間很大,短期對險資沒有什麼壓力。”

  從寶能和安邦來説,買入萬科股票總計超過30%,就不是抱著短期炒作目的,“短期股價對他影響不是特別大,只要不減持。”上述保險研究人士稱。

  寶能資金部分是通過杠桿借貸而來,萬科股價大跌會不會對其造成內傷?上述分析師認為,寶能增持萬科的劣後成本很低,其成本估計在15元上下,而目前萬科24元,距離平倉價還有很大距離。

  保險資金搶籌藍籌,是一場圍獵盛宴,還是一個燙手山芋也難説。地産之所以會成為險資的投資標的,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認為,“包括地産在內的低估值藍籌股分紅高,屬於穩定現金牛,未來仍然會成為險資搶籌的對象。”

  目前,市場無風險收益率降至3%以下,而前兩年接近5%,保險配置債券的動力在減弱,因為很多保險産品收益都是4%、5%以上,可見買債券已經完全不能覆蓋保險資金成本,保險資金需要找新的投資渠道。大類資産無非是股票、外匯、債券、房地産,“要找4%、5%的收益,大房地産的確是不錯的標的,一是估值低,能夠獲得資本利得,同時又有可觀的分紅。” 劉斐凡分析稱。目前,很多藍籌股分紅高達4%左右,萬科等企業甚至高達7%,這無疑會成為險資圍獵的目標。

  險資搶籌藍籌的腳步不會因此停步,控股權爭奪也不僅僅是萬科。保險公司按規定權益類最高可配至30%,目前普遍在10%多的水準,未來股票配置還有很大空間,從中長期來看這種趨勢還是會繼續。

  但是,股市本身存在高風險性,如果股市大跌,同時保費出現大規模贖回,對於保險公司來説也充滿了兌付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