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世界中國時隔一年半重啟私有化 涉資210億港元

  • 發佈時間:2016-01-07 07:46:22  來源:新京報  作者:李春平  責任編輯:李春暉

  在2014年試圖私有化新世界中國失敗後,時隔一年半,新世界發展再次啟動了對新世界中國私有化。昨日,新世界發展與新世界中國發佈聯合公告,新世界發展將對其持股的新世界中國業務進行私有化,所涉交易金額或達214億港元。

  新世界中國股價大漲20%

  新世界中國自1999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是新世界發展內地物業發展的旗艦公司,為國內大型全國性房地産發展商之一。而新世界發展屬於香港富商鄭裕彤,鄭裕彤創立的香港新世界與郭氏家族的新鴻基地産、李兆基的恒基地産以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為香港四大開發商。

  新世界發展提出的7.8港元要約價格,較新世界中國1月4日停牌時的6.21港元溢價約25.6%,較最後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6.07港元溢價約28.5%。以此計算,如果上述購股權在要約截止前未獲行使,新世界發展要約收購總代價約為213.2億港元。如果上述購股權在要約截止前獲全面行使,那麼新世界要約收購總代價約為214.5億港元。

  或受私有化重啟消息影響,昨日新世界中國大漲20.612%,收于7.49港元。

  資本市場不景氣:重提私有化的好時機

  此次要約收購是新世界發展第二次嘗試私有化新世界中國。早在2014年,新世界發展就曾提出以每股6.8港元,溢價32.3%私有化新世界中國,但由於小股東反對方案未能通過(當年6月宣告失敗)。根據港交所規定,私有化失敗後,必須一年後才能提出再度私有化。

  近日香港資本市場不景氣,投資者或更願意接受溢價拿現金走人。這對重提私有化是一個好時機。國金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黃立衝認為,與2014年時提議私有化的環境相比,如今資本市場和房地産股表現預期皆不如當初,而新世界發展也吸取了上次的失敗教訓,此次私有化要約70%的可能性會獲通過。

  私有化有助降低融資成本及稅負

  此次新世界發展私有化新世界中國的原因,與兩年前那次大致相似。

  在2014年的私有化提議中,新世界發展表示,新世界中國未來有龐大的資金需求,但股份的流通量低,且在港交所的成交價較新世界中國每股資産凈值存在大幅折讓,上市平臺通過公開股市籌集資金的能力有限。

  新世界發展認為,公開股本市場未能向新世界中國提供穩定資金來源,而私有化後,新世界中國可通過新世界發展雄厚的財務實力,及以更具競爭力的融資條款借貸,為較大型物業發展項目提供資金。

  黃立衝昨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世界中國的所有項目在內地,而內地房企都面臨高額的稅負壓力。此外新世界中國的融資成本高於新世界發展,因此新世界中國已經失去融資的價值。

  - 延展

  上個月剛拋售超200億物業

  在新世界發展宣佈私有化新世界中國前,新世界中國已拋售內地超200億元資産。

  2015年12月29日,恒大地産發佈公告,收購香港新世界位於成都、貴陽2個項目及周大福位於北京、上海、青島3個項目,交易金額達208億元。

  在拋售內地物業資産的背後,則是近年來新世界中國對物業資産配置的重置,新世界中國對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不夠樂觀。新世界中國解釋稱,把資源集中在一線及1.5線城市及發展中型物業項目,達至優化項目發展及投資組合策略。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新世界中國在私有化前頻繁出售手中資産,很顯然是為了私有化鋪路,出售這些項目後,可獲得充足現金。

  實際上,近年來也不止新世界中國一家港企在內地減少拿地或拋售物業。除了李嘉誠旗下公司拋售物業外,九龍倉、恒基兆業、新鴻基等港資房企也表現出了謹慎拿地的態度。

新世界(60062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