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的扶貧是標準不斷提高的扶貧

  • 發佈時間:2016-01-07 03:33:2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陸綺雯 本報實習生 張帥

  對於長期從事農村發展研究的李國祥教授來説,“扶貧”自然是非常熟悉的話題。作為一名實踐型學者,李國祥對於扶貧的認識不單單源自書本,還源自腳下。他實地走訪了大量農村貧困地區,對扶貧工作有著更加具象的認識。中央扶貧工作會議召開後,“精準扶貧”作為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關鍵詞受到廣泛熱議。李國祥結合他的調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解析了“精準扶貧”的內涵。

  在談精準扶貧之前,李國祥特別提到了農村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是精準扶貧的第一步。”扶貧不僅需要政府強有力的幫扶,還要積極引導市場力量參與其中,讓農民學會與市場打交道,才能實現徹底脫貧、深入脫貧,防止貧困反彈。李國祥非常贊同利用市場化的力量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但這樣做的前提是要提前佈局農村的基礎設施。對於這一點,他以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為例做了進一步闡釋。

  近年來,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主動加快在農村的佈局,這一方面打開了農村廣闊的消費市場,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農産品與城市消費群體的對接。但仔細觀察會發現,農村電商發達的地區一般在光纖、道路、物流等硬體方面已經有了提前佈局,一些條件具備的地區還開設了電商的培訓課。所以,地方政府想要以網際網路來促進農民的脫貧致富,首先要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把路修好,把網鋪好,農村電商才發展得起來”,李國祥説。

  李國祥談到,市場力量在幫助貧困地區“摘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對於一些因為特殊原因致貧的家庭、個人,還是需要政府用低保、農村養老保險等制度性幫扶手段加以解決。

  另外,精準扶貧也需要採用一些特殊的辦法。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我國扶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貧困被壓縮到一些自然條件惡劣的偏遠地區。要解決這些“難啃的骨頭”,就要採用特別的方法。對於這些因為惡劣的自然條件而導致貧困的地區,精準扶貧的具體方式是“易地搬遷”。李國祥在走訪和調查中發現,一些特別困難的地區往往地處深山,人口特別稀少,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在這種情況下,談産業扶貧是不切實際的,甚至可能引起生態環境破壞等嚴重後果。對於這種嚴重落後的地區,易地搬遷見效快、成本低,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對於如何準確理解“2020年農村人口全面脫貧”,李國祥談了自己的認識。他説,扶貧是一項長期的事業,在國家發展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面。全面脫貧,指的是農村人口的年每人平均收入在2020年達到2300元以上。“中央設定的這個目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通過産業開發、人口轉移、惠農支農等政策,可以幫助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在2018年前脫離貧困;通過提高低保、農村養老保險標準,實施救濟式扶貧,可以幫助剩餘的2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在2020年前脫離貧困”,李國祥説,“當國家進入新的建設階段,人民要從小康邁向富裕,扶貧的標準必然還要進一步提高。”

  “2016年,國務院對於三農、扶貧的資金支出還將提高。從財政資金的分配上,可以體會到國家扶貧的決心和力度。”李國祥説,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重視貧困問題,中國的扶貧工作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生活水準的提高是沒有止境的,社會的每個發展階段對於“貧困”也有不同的定義。我國要邁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還需要不斷提高扶貧標準,對低收入人群施以持續的關懷,使人民能普遍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