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些商廈促銷 為何寧願“賺吆喝”

  • 發佈時間:2016-01-07 03:33:1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吳衛群

  “滿500送300”“滿100元換300積點”等等,元旦小長假期間,滬上一些百貨商廈的全場促銷,成為人們血拼的好去處。

  但圈內人都清楚:“滿送”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也就是體制內的企業熱衷去做,外資商業幾乎是不碰的。這是因為“滿送”雖有利於做大銷售額,但同樣一件商品,“滿送”意味著全價銷售需繳納的稅款也多,送券如被顧客繼續用作購買商品,又得繳一筆稅款。儘管人氣爆棚,“滿送”事實上只是賺了吆喝。外資更傾向於“滿減”促銷,甚至就地打折,優衣庫、H&M、瑪莎百貨等“快時尚”的貨架上挂滿一個個醒目的“%”,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如此,緣何體制內企業還是爭著去做這些“賺吆喝”的事情?

  這是因為無論“上級”對企業班子的考核,還是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傳統的統計口徑,銷售額依然是重要指標。所以在每年的跨年時點,儘管經營者、消費者對大促銷活動已有些“審美疲勞”,而且搞跨年促銷活動的員工加班費用、安保預算都在不斷增加,“賺買賣”效應也日益減弱,但企業還是捨不得放棄跨年“滿送”促銷這一口。

  “賺吆喝”還是“賺買賣”?在如今實體商廈轉型大潮中,還存在著另一個悖論。實體商廈由於高端外流、網購截流、外地回流、本地橫流、多元分流,導致業績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面臨著結構調整。但是,就拿減少百貨面積,多增加餐飲、文化、休閒、娛樂比例這一系列舉措為例,後者從銷售額、利潤率到租金貢獻,都遠比不上百貨業態,調整初期,很有可能出現整個商廈銷售額大幅滑坡。因此,一些體制內企業雖深知創造新供給、順應新需求是實體商廈之間、實體商廈與網店之間進行差異化競爭的利器,但傳統考核體系或統計口徑若不變化,他們輕易是不敢做大調整的。

  如今,“賺吆喝”或“賺買賣”已然成為商業競爭的兩種流派。先看電商,它們多數從“賺吆喝”入手,風投砸下去,流量刷出來。先聚客,再買賣,大數據變成生産力。再看商業地産商,大型綜合體中商場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為了聚客,提升商業地産品位。開發商大多可以忍受商場虧損若干年,因為從長遠看,人氣有了,檔次有了,品牌美譽度有了,大型綜合體中的辦公樓、酒店式公寓租金自然不菲。

  相比之下,對體制內的商業企業來説,如果屬於頂層設計的考核標準、統計口徑和評價體系不調整,只謀眼前數字好看不謀長遠發展,只看自己的同比環比,不思考行業競爭格局發生了哪些新變化,那麼,對於究竟是“賺吆喝”還是“賺買賣”,經營者們可能會左右為難,其結果只能是“首鼠兩端”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