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態扶貧兩相宜

  • 發佈時間:2015-12-31 03:14: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生態修復不容等待,必須持續加力!這是記者採訪完廣西石漠化地區後最想説的話。

  最近幾年,我國林業部門十分重視生態修復工作,在立地條件比較困難的地區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實施生態治理攻堅。廣西各級林業部門將石漠化治理作為生態修復的重點,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治理模式。經過多方共同努力,廣西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可觀成效,但困難仍然較多,形勢依然嚴峻。監測數據顯示,廣西仍有石漠化土地190多萬公頃,佔岩溶區土地面積的23.1%;潛在石漠化土地220多萬公頃,佔27.5%。在石漠化土地中,極重度石漠化面積8.5萬多公頃,佔4.5%;重度石漠化面積99.8萬多公頃,佔51.8%;中度石漠化面積56.6萬公頃,佔29.4%;輕度石漠化面積27.5萬公頃,佔14.3%。石漠化面積如此廣大,治理任務十分艱巨,但是長期以來,資金投入卻嚴重不足。

  根據《廣西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規劃》,“十一五”期間,廣西石漠化治理需要投入175億元,而國家整合各項資金投入不足三分之一,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缺口。原因在於,石漠化治理工作目前仍主要依賴財政投入,亟待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投入機制。再有就是石漠化治理難度大、投入高,配套政策不完善,補助標準偏低。例如,綜合治理每平方公里只補助20萬元,標準嚴重偏低,遠遠不夠成本。石漠化地區都是貧困地區,地方財政困難,貧困人口多,群眾生存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突出。為保障治理成效,宜儘快大幅提高補助標準。

  生態修復是一項複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打好這場攻堅戰,需要我們共同行動,持續加力,久久為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