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要更好服務供給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5-12-31 03:14: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此前,監管層已經明確了對“兩高一剩”行業貸款的嚴厲問責態度,銀行業也通過提高撥備、收緊審批等方式進行佈局。目前來看,面對未來的去産能、去杠桿趨勢,銀行業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準備。

  一方面,是要嚴格控制新增貸款,嚴格客戶準入,避免投向産能過剩行業及主業不突出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對已經發生不良的企業,不能一味抽貸,而應更多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幫助企業過難關。這有利於銀行拓展業務範圍與收入來源,不良資産的核銷與轉讓也給資産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帶來發展機遇。

  不只是銀行業,貨幣政策也要根據“去産能”作出相應調整。未來貨幣政策的選擇既要防止需求下滑,促進經濟增長,又要防止“大水漫灌”,刺激過剩産能進一步加杠桿。可以説,貨幣政策力度和時點的把握將更加關鍵。

  事實上,供給側産能過剩的另一面,是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相關産品供給不足。因此,銀行業不僅要減少對過剩産能的投入,還要補上對科技、創新創業的支援短板,培育新的增長引擎。對此,銀行業要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信貸投入,創新智慧財産權質押等融資方式。同時,還應加強與風投的合作,探索“投貸聯動”模式,對科技企業進行長期支援。

  (《農村金融時報》供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