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中國庫存積壓物資已超300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5-12-28 20:5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張希敏)全國庫存摺扣商品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毛德鼠2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國庫存積壓物資已超人民幣30000億元,庫存壓力較大。

  毛德鼠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明確了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主要任務。去除過剩産能和積壓庫存問題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成為共識。

  毛德鼠認為,造成庫存積壓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産能過剩導致庫存大量積壓;受體制因素的影響;市場資訊不對稱,供給方和需求方資訊不對稱;科技發展,産品更新換代;産業結構、産品結構不合理;為收回扣、個人得好處費而多餘採購;經營管理決策失誤;政績工程、盲目投資上項目;受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如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天災、戰亂等。

  據介紹,2015年,中國部分行業企業産能過剩的問題依然凸出。毛德鼠表示,原有的庫存未處理完,新增的庫存又進倉,這種惡性迴圈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如果得不到有效調控,還將進一步惡化,影響國民經濟的良性迴圈。

  他表示,化解産能過剩和庫存積壓商品問題涉及了多個行業領域,不是僅靠某個部委或某個協會能解決的。他建議國家成立去庫存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相關部委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針對不同行業分業施策,支援困難行業加快去産能、去庫存、降成本,實現産品升級、轉型轉産、扭虧增盈。

  毛德鼠説,化解産能過剩和庫存積壓商品問題任重道遠,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中國流通領域值得長期向深層次探索的重大課題。對此,他建議“去産能”“去庫存”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庫存積壓商品流通行業的立法進程。研究制定《去庫存管理辦法》,對造成嚴重過剩庫存問題的相關人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二是儘快出臺處理庫存積壓商品的相關政策。特別是針對國有企業處理庫存積壓商品避免國有資産流失。

  三是加強標準化工作,逐步建立服務於消化産能過剩、盤活庫存商品工作實踐的標準體系。

  四是圍繞“去産能”“去庫存”工作,舉辦形式多樣的展會活動。為企業搭建促銷平臺,研討消化庫存的解決路徑。

  五是加強行業佈局規劃,培育一批品牌庫存商品流通市場(企業)。從政策、土地、稅收、管理等方面加以關注和扶持。

  六是鼓勵大眾創業,通過線上(網際網路)或線下(實體)的經營方式,促進庫存産品的折扣出售、調劑、典當、租賃、拍賣、寄賣、抵押融資、捐贈等靈活多樣的流通業務。

  七是建立庫存商品資訊大數據,定期統計,摸清各省、各行業的庫存情況,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八是加強庫存積壓商品鑒定評估工作。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首次將“庫存積壓商品”納入鑒定估價師的職業定義,填補中國庫存積壓商品鑒定評估空白。

  九是鼓勵“網際網路+易貨貿易”的創新實踐。易貨貿易是“去産能”“去庫存”的重要推進形式。

  十是把握“一帶一路”新機遇,為消化龐大庫存和過剩産能提供廣闊市場空間。中國的積壓物資不等於在國際上的滯銷,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産能合作,將成為未來引導的方向。(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