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燃油限值持續收緊 車企急需邁過平均油耗這道坎
- 發佈時間:2015-12-22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車企如何邁過平均油耗5升這道坎
持續多發的霧霾天氣,成為近期困擾國內多座城市、亟待解決的難題。相關環保專家指出,乘用車快速發展所造成的超標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最大元兇。為了有效降低乘用車排放,工信部等五部委發佈乘用車燃油限值標準,將分階段降低車企平均油耗,到2020年,燃油限值要降至5升/百公里。
然而,面對燃油限值標準,國內車企在實行上卻並不理想。按照計劃,明年開始,車企燃油限值要降至6.7升/百公里,日益嚴苛的平均油耗目前成為企業亟須邁過的一道坎。
車企油耗限值面臨大考
如何拉低平均油耗,成為車企面臨的一件頭疼事。我國從2005年7月開始實施乘用車燃油限值標準以來,已經歷三個階段,並且每年的燃油限值都在不斷下降。然而,車企的完成情況並不令人滿意。
根據工信部公佈的“2014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顯示,在91家國産乘用車企業中,有25家未達標;29家進口車企業中則有10家未能達標。其中,長安、一汽等大型國有車企因未達標而被點名。
同時,數據顯示,去年自主品牌車輛百公里油耗不降反升。如果不考慮新能源車的核算影響,去年國內乘用車的平均燃油消耗為7.22升/百公里,同比僅下降1.5%。此外,自主品牌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同比甚至還增加了3%。
相較去年,今年國內生産的乘用車燃油限值下調至6.9升/百公里,並且不達標的企業未來新車申報、新工廠建設及産能提升方案等都會受到影響。明年,乘用車燃油限值目標將降至6.7升/百公里,車企的達標壓力進一步加大。
業內人士表示,SUV銷量的持續走高,使得國內車企在該領域上集中佈局産品,企業在實現高利潤的同時,由於SUV的特性,平均燃油消耗量下降緩慢。
投放多種動力技術産品
面對逐漸遞減的燃油限值考核紅線,國內車企開始在技術上狠下功夫。有傳統能源技術儲備的企業,將重心放在小排量增壓發動機的研發上。而傳統能源技術實力偏弱的企業,則一邊引進小排量增壓發動機,一邊加速新能源車的投放力度。
其中,外國品牌方面,大眾擁有多個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並全面搭載至旗下各級別車型中,不僅能夠輕鬆應對燃油限值標準,並且在日前實行的1.6升排量以下車型購置稅減半政策中,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的入圍車型覆蓋率也最高,在國內車市下滑的大背景下,依然能夠實現較高的銷量表現。同時,豐田依靠國産雙擎動力車型,也大幅降低了平均燃油消耗量。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賓士、寶馬、奧迪等車企在大規模投放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的同時,也在新能源車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切入市場,應對燃油限值目標的完成。與此同時,以上汽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也在燃油車與新能源車上齊發力。據了解,為實現平均燃油消耗量目標,上汽實施的“芯動戰略”分為“藍芯”和“綠芯”。“藍芯”專注于傳統動力的全新一代高效動力總成,包括MGE系列、SGE系列缸內直噴發動機,TST 6速雙離合變速器,TST 7速雙離合變速器,以及新一代發動機啟停系統;“綠芯”專注于純電動、插電強混、燃料電池三大新能源汽車技術,特別是具有多項國際專利的PLUG-IN強混技術。
分析人士認為,小排量發動機以及新能源技術已成為車企實現燃油限值目標最為現實的兩大技術,持續深挖技術潛力,將有助於車企在2020年實現燃油限值5升/百公里的目標。
加大自主研發力度
與外國品牌燃油發動機、新能源技術“兩條腿”走路相比,大多數自主品牌在動力技術領域仍處弱勢地位。在降低平均燃油消耗量方面,很多自主品牌車企依然需要借助購買發動機技術以及新能源技術的方式進行新産品的研發。
今年上海車展, 上汽集團 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對外發佈“芯動戰略”,並成為首家承諾2020年實現5升/百公里平均油耗的自主品牌車企。據了解,上汽的“藍芯”和“綠芯”均擁有智慧財産權,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中,上汽“藍芯”技術的核心部分是上汽乘用車與通用汽車共同研發的SGE系列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雙方聯合開發動力總成,不僅使上汽獲得了一套共用智慧財産權的動力總成,也提升了自主品牌技術人員的研發能力。
此外,在“綠芯”技術上,上汽早在2009年便開始攻克新能源車技術難關,目前,上汽已自主掌握電驅、電控、電池的“三電”核心技術,成為國內首家在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大領域均擁有全球領先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車企。
業內人士指出,自主品牌只有擁有自主研發的動力技術,才能在降低車輛製造成本的同時進行可持續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