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1月外匯佔款創第二大單月降幅

  • 發佈時間:2015-12-15 06:34:22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本出現持續大規模外流的可能性不大

  繼11月中國外匯儲備創下歷史第二大單月降幅後,昨日發佈的外匯佔款數據凸顯出目前中國面臨的資本外流壓力正在加大。昨日,中國央行數據顯示,11月央行口徑末人民幣外匯佔款下降3158億元,至25.56萬億元人民幣,僅次於8月的減少3183.51億元,創下歷史第二大降幅。分析認為,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央行仍可能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SLO等多種措施穩定市場預期。

  廣州日報記者李婧暄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央行口徑人民幣外匯佔款下降至25.56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個月減少了3158.02億元,創下了有統計數據以來的第二大單月降幅。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跌200點至6.55附近。

  資本外流壓力加大

  在央行8月11日宣佈調整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的當月,央行口徑8月末外匯佔款曾下降3183.51億元,創下歷史最大單月降幅。隨後,這一數據在9月收窄至減少2641.42億元,並在10月意外實現正增長533.37億元。

  與此同時,上周公佈的11月中國外匯儲數據,單月下降872億美元,同樣創8月以來最大降幅,外匯儲備的減少通常導致外匯佔款下降加劇。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雙雙大降通常意義上被看作是資本外流壓力的體現。

  昨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匯佔款再度下降,主要是由於11月以來,美國經濟數據向好,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增強,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較大,境內外匯差再度擴大,加之貿易順差收窄,從而導致外匯佔款再度下降。短期內外匯佔款或將出現波動。

  弱化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影響

  美聯儲本週首次加息的可能性較高,在岸離市場人民幣匯率明顯承壓,央行近期在外匯市場暫時按兵不動。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關注在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後對美元走勢的影響,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性將較匯改前提升,美元強則人民幣相對弱,美元弱則人民幣相對強。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包括13種貨幣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這增加了市場猜測,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此舉或為降低人民幣與美元連接,允許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昨日,央行官網刊載文章稱,觀察人民幣匯率主要看一籃子貨幣,但市場需要一定時間逐步適應這一視角。今後市場主體不應只盯住美元,而應更多地參考一籃子貨幣,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去適應。

  據了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包括13種貨幣,其中美元在一籃子貨幣中的權重為26.4%,歐元佔比為21.4%,日元為14.7%。

  “從短期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調整的效果已經有所體現。”文章稱,今年年初至12月11日,CFETS和參考BIS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分別小幅上漲1.45%和2.28%,參考SDR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小幅貶值0.48%。

  美聯儲加息預期在即 有分析稱央行對衝預期升溫

  外匯儲備和外匯佔款雙雙下滑凸顯了資本凈流出壓力很重。國際金融協會(IIF)日內公佈的報告顯示,中國2015年資本外流規模將達到創紀錄的逾5000億美元。第四季中國資本外流可能為1500億美元,第三季資本外流為創紀錄的2250億美元。

  “跨境資本外流的壓力上升,央行明確維持流動性充裕的態度,預計會採取包括降準、公開市場操作、SLO在內的多種方式積極對衝。”招商證券研究部分析師閆玲告訴記者。

  光大證券也認為,“近期人民幣匯率貶值帶動資本流出壓力加大提高降準預期,近期再度降準成為大概率事件。而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與通縮壓力加劇,降息措施也有可能再次推出。”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在,美聯儲12月加息箭在弦上,中美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分化,利差收窄,人民幣仍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加之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短期內資本仍面臨流出壓力。” 劉健認為,但隨著人民幣加入SDR及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資本出現持續大規模外流的可能性不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