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應對氣候變化還看“中國貢獻”

  • 發佈時間:2015-12-13 05:52: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地時間12日,第21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在巴黎就2020年之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制度框架達成了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在這個繼《氣候變化公約》之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行動的新起點中,“中國貢獻”的分量是彰顯無疑且不可或缺的。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主要的碳排放國家之一,中國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關鍵力量,當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國時,中國做出了莊嚴承諾,並以實際行動促進了全球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國際能源署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全球碳排放量在2014年首次在經濟整體增長的背景下減少,國際能源署對其中來自於中國的貢獻予以了積極肯定。法國氣候問題專家保羅·讓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亦認為,中國能夠在短短十餘年時間內,成為世界節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國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已經為阻止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可能的最大貢獻。

  在本屆氣候大會舉行前夕,中國便提出四點期待:一要堅持原則,二要全面均衡,三要引領方向,四要提供保障。中國要求巴黎協議應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原則和規定,特別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同等處理好2020年前後的氣變機制與行動力度,在引領全球轉向綠色低碳發展的前提下,敦促發達國家履行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盡到應盡的義務。中國的這四點期待不僅為氣候大會各參與國順利展開最終談判奠定了必要的基調,也是代表廣大發展中國家發聲,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博弈中找到了關鍵的平衡點。法國多家權威媒體評論認為,中國在本屆峰會召開前後沒有像某些國家一般“躲在後臺”,而是充分發揮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關鍵性作用。

  對中國而言,應對氣候變化已經融入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便明確提出了需“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落實減排承諾,為全球生態安全貢獻中國力量”。由此可見,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不僅做到了表裏如一,還將在未來持續彰顯“中國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