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停車自主品牌

  • 發佈時間:2015-12-11 06:33:5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巨大的停車位缺口與有限的場地空間之間,通過開發機械式立體停車場,向立體空間要車位已成為大城市解決停車難的一種趨勢。其中,探索城市停車場的智慧之路,成為北京市應對停車難的方案之一。

  記者採訪發現,不管是原通州北苑P+R停車場,還是潘家園古玩市場停車樓,都面臨運營管理上的一些問題。如何讓停車場的使用率最大化,成為許多智慧停車場所面臨的難題。同時,公眾對智慧機械式停車場還存在諸多疑慮,這些問題可總結為“排隊、三停、噪音大”:取車時要排隊,人越多時間越長;遇到停電就停運、有故障就停運、雨雪天氣還停運;噪音屬於極具穿透力的中低頻噪音。

  停車智慧機械化本來是節省空間、解決停車難的良方,可在使用者那裏卻常常遇冷。在停車行業産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化解上述難題的關鍵是找到“合腳的鞋子”,即根據國情、市情、民情,大膽發展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停車設施,打造自主品牌停車産業,研發安全、經濟、高效、節能的産品。

  據悉,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均提出要大力發展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停車産業。打造自主品牌停車産業,不僅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援,更離不開技術創新驅動。目前,國內企業由於在技術上存在不足,缺乏統一標準,産業規模還難以形成。

  智慧財産權是産業競爭的核心與動力,加快自主研發步伐,才能將産業做大做強。對於智慧停車産業而言,開發的産品既要省地省時,更要省力省心,逐步提升核心裝備國産化水準,才能滿足大眾需求,進而擁有廣闊的市場。

  同時,停車自主品牌也需要“走出去”,實現停車産業優勢産能輸出。當前,我國對外投資的形勢是大規模走出去與高水準引進來同步發生。作為一種高端裝備製造業,停車設備和技術需要努力開拓國外市場。目前,國內停車設備生産企業已有很多,産品類型也較為豐富,擁有核心技術的停車自主品牌要加速培育“走出去”的能力,與國外企業同臺競技,在互動中繼續提升品牌實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