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在供給側做減法推動産業升級

  • 發佈時間:2015-12-11 06:33:5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些年來,通過産業升級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共識。雖然成績不少,但仍有不少人覺得,升級的步伐還不夠快,“熱度”還不夠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市場對升級産業的需求很旺盛,但供給卻跟不上來。

  中央最近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就是要讓資金、技術、人力等生産要素更好地流通起來,進入到産業升級的管道裏,讓産業升級“熱起來”。供給側改革當然要做加法,比如增加高素質的勞動人口等,但同時也要做減法。

  減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減壓,尤其是減輕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小微企業的壓力。比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業創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但國家工商總局針對全國私營企業的調查顯示,實際享受到國家各類財稅金融優惠政策的企業比例僅有三成,且享受優惠政策的市場主體依然是較大規模的企業;有68.1%的被訪企業主表示沒有享受過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培訓費補貼等優惠政策。在進一步列舉影響他們享受優惠政策的因素時,有58.7%的被訪者選擇了“不了解相關的政策,不知如何申請”。選擇“有相關資質證明,但申請手續複雜,耗時費力”和“對企業的幫助不大,沒有興趣”、“符合資格,但難以獲得相關的證明”的比例則分別為12.1%、11.9%和6.6%。

  這些調查結果説明瞭兩點。一是國家出臺的優惠政策的“普惠性”和力度不夠。二是企業實際獲取這些優惠的途徑仍然存在障礙。一些企業主尤其是中小企業主反映,政策太多,即便花很多時間和人力成本去進行繁瑣的行政認定,獲取那些“微不足道”的優惠其實也並不划算。企業主對獲取政策資訊的便捷度和力度的滿意度相對較低,表面上是政策落地的問題,但實際上的情況是“雙盲”:企業不知道政府的政策是否適用於自己,政府不知道企業的資訊是否符合政策優惠的條件。

  如果做加法,那就是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或者開工新的、更加細緻的認定政策。但這又導致基層部門的工作量增加。在如今基層部門工作壓力已經較大的情況下,最好的政策是進一步加大普惠性的促進産業升級的稅收、金融和勞動優惠政策,從而讓更多市場主體自動受益。這就是做減法的思維。簡政放權的目的,也正是在於此。事實上,減法做好了,其實也是間接地做了加法。減掉了企業的生産經營負擔,增加的是企業的活力和資金;減少了基層政權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增加的是行政的效率和政策落地的速度。只有當阻礙資金、技術和人力流動的壓力都釋放掉之後,産業升級的熱水才能真正流動起來,從而讓我們的整個經濟“暖”起來。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