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鄉村旅遊漸成氣候

  • 發佈時間:2015-12-09 00:29:4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每逢‘十一’黃金周等長假,位於嵊州西白山上的通源鄉白雁坑村近十家民宿的床位就被早早訂購一空。”村幹部馬樟華告訴記者,西白山美麗鄉村建設調動了村民發展民宿的積極性,今年“十一”前又有2家民宿新開張,全村民宿床位接近200張。

  西白山是嵊州境內第一高峰,也是剡溪源頭之一。區域內各鎮村有鮮明的産業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自然風光秀美,古道纖長,榧樹挺拔。近幾年來,吸引了無數遊客慕名前來。

  嵊州十分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在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上有了較大的突破。2013年初,該市出資300萬元支援民宿發展。該市因地制宜,分區塊先後進行規劃,今年著重對西白山區塊進行建設,先期投入資金1350萬元,主要用於道路交通提升與村莊美化。

  今年3月,嵊州成立了“西白山區塊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4月,由嵊州市農辦牽頭,旅遊、交通、文化等13家成員單位配合,啟動總體規劃的編制。規劃構建了“一心二環四區”的總體框架,以西白山主峰為中心,以串聯四個核心村的內環線以及穿越長樂鎮、石璜鎮和通源鄉的外環線為“二環”,重點培育以小昆村為核心的“深山古韻”、以葛英村為核心的“佛道仙蹤”、以三王堂村為核心的“雲海茶香”、以白雁坑村為核心的“榧石奇緣”四個片區,同時提煉“八景十勝”穿插其間。

  在具體規劃中,分為小昆片區、白雁坑片區、三王堂片區、葛英片區、西白頂峰片區五個區塊,並根據每個區塊的特色來進行詳細的規劃。如小昆村,以保存村落的原始風貌為主,對局部立面進行整改及公共空間進行改造,美化村落整體環境,提升文化名村整體品質。如白雁坑片區,根據地質崩塌遺跡、高山濕地等自然景觀,結合産業規劃,整合公共空間,統一村容風貌,在保護歷史遺跡特色的基礎上改造和興建現代景觀。如三王堂片區,村莊發展特色立足茶文化,與旅遊結合做大茶葉特色産業,整合資源建立西白山茶文化博物館。

  通源鄉是嵊州最早發展鄉村旅遊和民宿經濟的鄉鎮之一。該鄉黨委書記汪美芳告訴記者,西白山美麗鄉村建設有效地推進了鄉里當前的各項工作。目前,滴水洞西白山頂遊步道1200米已全部完工,香榧公園二期遊步道也準備實施,停車場11月底前能投入使用。白雁坑村被列入全省村莊設計試點,白雁坑省級地質文化村建設全面啟動。另外,鄉里還鼓勵村民把閒置民房改造成農園民宿、養生民宿、創意民宿,現在已有2家民宿經營戶參與網上民宿和農副産品行銷,月均營業額達3萬多元。

  同樣,長樂鎮也加快了內環線建設的步伐。目前,白術園到小昆、小昆至雀橋的兩條路基工程已啟動。鎮裏還出臺獎勵制度,將對民宿經營者和服務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烹飪技能以及消防、衛生、禮儀等方面的培訓。“美麗鄉村建設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經濟收入。”長樂鎮山口村葛英自然村村民朱小江説。今年7月,他把自家改造成了有6個房間的民宿,門口還建了一個簡易停車場,“十一”已投入運營。

  在8月中旬舉行的嵊州西白山區塊美麗鄉村總體規劃評審會上,規劃編制單位對項目分析、案例分析、區位優勢、空間規劃等作了闡述,最終通過了評審。嵊州市農辦主任馬鳴告訴記者,西白山區塊美麗鄉村建設按照設施建設年、景觀改造年、形象提升年三個階段推進,在推動産業提升、文化挖掘、民宿培育、形象宣傳等常規工作的同時,完善基礎設施,開發景觀景點,建設遊客集散中心,以實現美麗區塊文化的提升、精品民宿工程的突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