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廣評論:紅色預警之下 綠色發展更加迫切

  • 發佈時間:2015-12-08 11:59: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市終於第一次啟動了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市政府建議中小學幼兒園停課,建議企事業單位可實行彈性工作制。霧霾籠罩的天空下,每個人都能感到呼吸的沉重和憋屈;每個人也都在承受著資源浪費、環境惡化帶來的懲罰;我們每個人也都不由自主在想,用什麼樣的辦法,能夠儘快擺脫眼前惡劣的空氣環境,重現人人思念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

  今天,當我們感受到工業化的成就、城市化的擴張、汽車的普及等巨大發展帶來的驚喜的同時,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引發的生態惡化現象——就像眼前嚴重的霧霾,也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的不安。

  今天,環境的持續惡化,在深刻改變著全社會的發展理念、改變著各級政府的決策思維。加大綠色投入、創造綠色産能、增加綠色供給,最終實現以人為核心的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的渴望。

  回望以往實施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我們發現,最不好完成的規劃目標,常常是減排。前些年,一個地區的廢水、廢氣、廢渣的減排指標如果完不成,大家不會覺得有什麼壓力。今年,大眾汽車公司暴露出的尾氣排放標準造假事件,給全世界一個警示,即便在發達國家的工業生産環境中,規避並破壞綠色發展的行為依然存在。

  當前嚴重霧霾之下的紅色預警,再次促使我們去搜尋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中,存在的差距。有權威人士提出,思想觀念上的霧霾不除,體制上的霧霾就很難根除,空氣中的霧霾更難根除。在當前運作的相關法律中,“綠色”的保障是否充實過硬;在建設項目的實施上,綠色的門檻是不是還太低;全社會在觀念、意識和行動上,對綠色發展還存在哪些模糊。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畢竟,當我們用揮霍綠色的環境和資源,贏得經濟的規模和速度,積累了強大的經濟實力的時候,沒想到在這麼快的時間,土地、森林、清澈的河流、綠色的植被、清潔的空氣,這些我們賴以生存的最基礎性的綠色資源,居然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生活裏的稀缺品。這是發展目標的偏離。

  只有強化目標,才能理清思路,綠色發展理念才會變成造福于每一個中國人的自覺行動。只有這樣,加大綠色投入、創造綠色産能、增加綠色供給,才能真正落實。(中央臺評論員楊春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