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能等到用工荒才想起職業教育

  • 發佈時間:2015-12-08 08:37: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報道,在大學生“史上最難就業”的背後,職業院校正迎來春天。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正迅速提振珠海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但由於本地職業院校培養規模小,技術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去年珠海技術人才缺口已接近10萬人,今年繼續呈現擴大的趨勢,一些企業開出上萬月薪仍招不到技術工人。

  “用工荒”,這其實是最近十年來幾乎每到招聘季都會出現的“新聞”。雖然同被表述為“用工荒”,但卻有著結構性的不同。比如在最初可能是農民工類的低級技工的不足,但隨著産業結構的升級,如今可能更多是指具有專門性技能的高級技工的缺乏。這一點之所以有被指出的必要,是因為其很好地反映了技工荒背後的本質問題,即人才供應與經濟發展的不同步或是脫節。

  人們很容易發現一個普遍性的矛盾現象,一邊是企業招不到人,一邊卻是很多年輕人乃至家長不願意選擇技校。這種反差通常被解釋為“偏見”、“學歷崇拜”使然。職業教育在近年來越來越多地被強調,但對於職業教育的歧視卻仍普遍性存在。一個頗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時下不少大城市在落戶政策的設計上,學歷已成為一個硬性標準,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技工都無緣在大城市落戶。而在教育政績的考核中,也仍主要偏重於“大學生”的培養數量,職業教育的成果依然是邊緣化的存在。

  當前媒體所報道的技工缺口,其實是不夠準確的。其實,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做了本應由職校生來做的工作。這説明瞭無論是大學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缺乏對用工需求和經濟結構的準確回應。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歷越來越貶值,更多的人必然選擇去獲取更高的學歷來填補“貶值”的那一部分價值,而這種社會性選擇,反饋到用人企業那裏,由於學歷和文憑缺乏準確的技能辨識度,也就只能優先選擇高學歷的求職者。

  技工荒的出現,不只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問題,而是整個教育培養機制與市場的需要和具體的經濟結構産生了斷裂,不僅市場的正常需求得不到及時的反饋和滿足,還産生了文憑擠壓效應。在文憑鏈條上處於“末端”的技工,表面看需求缺口很大,但並不意味著能夠給人足夠的就業安定感。於是,一邊是企業求賢若渴,一邊是職校依然被冷落。

  面對技工荒,僅僅去譴責擇校偏見是徒勞的。首先還是要從制度上清除對職校生的歧視和因文憑帶來的不公平感。同時,要加速推進一些高校向職業教育的轉型。高校的過度和不當擴張,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成了維護當下教育格局的一種“既得利益”,不僅佔據了教育資源,也阻礙了觀念的轉變。豐富人才和文憑評價標準,提升文憑和學歷所對應的技能辨識度,讓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形成真正的分流,而非優劣分層;再者,要從頂層設計上,提升教育體系的開放程度,認識到人才培養與經濟需求相配合的重要性,為社會化辦學、市場化辦學掃清機制障礙,增加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

職業教育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媒控股 5.94 10.00%
2 天源迪科 17.00 6.25%
3 機器人 22.00 5.31%
4 羅 牛 山 10.77 4.26%
5 長方集團 6.03 4.1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搜于特 4.82 -3.02%
2 愛爾眼科 40.35 -2.02%
3 西安飲食 5.16 -1.71%
4 棕櫚股份 7.61 -1.17%
5 龍洲股份 9.74 -1.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