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譚浩俊:既要建熔斷“安全閥”更要設監管“總開關”

  • 發佈時間:2015-12-07 08:49:3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A股市場正式推出指數熔斷機制,這意味著,A股市場在經歷了動蕩之後,加設了一道“安全閥”。雖然這個“安全閥”到底有多大效果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但是,按照國外經驗,熔斷機制對穩定市場具有明顯的作用。

  一旦熔斷機制在市場發揮積極的穩定作用,投資者就能夠相對平和地對待投資,而不需要過度恐慌、對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産生激烈反應,逐步形成價值投資的理念,共同推動股市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熔斷機制更多的是在市場出現問題以後的一種補救措施,只能讓波動的幅度小一點。至於市場能否穩定,能穩定到何種狀態,熔斷以後會不會繼續出現不穩定狀態,不穩定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這就不是熔斷機制所能解決的問題了。

  對市場來説,只要不出現經濟形勢明顯惡化、利空消息過多等方面的問題,就不應該出現嚴重震蕩。這就要求市場行為必須規範,市場不能為各種不規範行為所左右和控制。

  而從今年股市動蕩的情況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調查的結果來看,之所以在6月15日後出現股市下跌,就是因為各種不規範行為造成的。在那種狀態下,縱然有熔斷機制,可能也難保股市不持續動蕩。

  這就帶來了更重要的思考,那就是在推出熔斷機制以後,如何強化監管工作,將監管作為市場穩定的“總開關”。只有監管到位,諸如熔斷機制等市場穩定工具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否則,可能就會成為擺設。

  也正因為如此,投資者在期盼熔斷機制推出的同時,更希望能加快監管機制改革步伐,建立真正高效、有力、覆蓋面廣、穩定作用強的監管體制機制,在股市遇到問題時及時出手。反過來,如果相關機構監管不力,就要追究責任。

  應當説,今年出現的股市動蕩現象,在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同時,也給管理層帶來了震動,給市場敲響了警鐘。股市作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要成為企業融資、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應當成為廣大居民提高生活水準、增強消費能力的重要載體。如果股市不夠完善,反而會影響社會財富分配、拉大貧富差距、造成社會財富流失。

  管理層能夠積極吸取股市震蕩的教訓,及時推出熔斷機制,也從一個側面説明瞭監管意識的增強,説明瞭管理層已經逐步從審批機構、管理機構、權力機構轉向監管機構、服務機構,從權力者轉變成服務者。

  接下來,管理層還將在註冊制改革、發行制度改革、打新股制度改革等方面出臺新的政策和措施,一個真正朝著制度化、法律化、市場化的資本市場將出現在投資者面前。

  對廣大投資者來説,如何配合管理層工作,不再把各種不規範行為和投機放在主要地位,而是嚴格按照股市規律和價值理念進行投資,對股市非常重要。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股市真正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熔斷機制等新的監管手段,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