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人士:股市調整需要時間 大幅波動未傷金融體系

  • 發佈時間:2015-08-26 08:40: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程丹  責任編輯:楊菲

  繼週一的大幅波動之後,A股市場昨日再次遭遇重挫,上證指數在兩個交易日跌去了15%。多位市場人士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股市短期波動是自然的正常調整,市場降杠桿、去泡沫需要一個過程,股市短期波動不會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和長遠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針對國外部分機構將近期外國股市的波動歸咎於中國股市波動的言論。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近期全球市場的走跌,是市場恐慌情緒的共振,反映了投資者的擔憂,這種擔憂是不同因素造成的,只歸結于中國股市,這個邏輯難以成立。

  降杠桿去泡沫需時間

  昨日的A股延續了此前大幅波動的態勢,滬指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創出年內新低,創業板失守2000點繼續跳空暴跌。連續兩個交易日,滬指累計下跌15.47%,這在1996年12月漲跌幅制度實施以來前所未見,創下了A股又一項紀錄。

  是什麼原因導致A股的連續下挫呢?華夏基金湯曉東認為,股市的降杠桿、去泡沫需要一個過程,同時,投資者對政府出手維穩還存在著太多的期望。

  湯曉東指出,此前多項維穩政策的出臺是為了給市場注入流動性,恢復市場定價功能,唯恐股市風險向其他行業蔓延,而當前市場已經出現價值回歸的跡象了,流動性風險不太大,需要讓市場回歸本身價值發現功能,股市漲跌有其自身運作規律,應更加注重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作用,通過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

  嘉實基金副總經理邵健認為,市場正處在估值回歸相對穩定、杠桿率逐步恢復的過程。從長遠看,估值和杠桿向常規水準回歸對於金融體系發展起到穩定作用。“硬幣要看兩面,不光要看到短期波動的一面,也要看到市場向常態回歸的一面,長期看,這種波動是健康的。”

  從價值層面來看,湯曉東指出,隨著A股的下行,它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當前,滬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是11倍,上證50市盈率為8.5倍,與美國道瓊斯的14.4倍市盈率相比明顯偏低,較紐交所15.4倍的平均市盈率低更多。按照美國市盈率來算,上證綜指至少能到3800點。

  湯曉東表示,短期來看投資者恐慌情緒較重,要給市場情緒恢復一些時間。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股指在半年後才觸底反彈,對此投資者要有耐心。前期市場把改革的預期在短短幾個月內消化了,推高了股指,確實走得太快,現在處在調整階段。

  金融體系整體健康

  市場的大幅波動讓悲觀者認為,中國的金融體系出了問題。李迅雷指出,這一觀點顯然偏激,中國金融體系整體是健康的。金融體系包含金融市場、貨幣市場、匯率市場、信貸市場等,現在看來這些市場總體穩定,經濟走勢符合預期。

  湯曉東也指出,股市短期波動是自然的正常調整,和中國金融體系的健康穩定發展沒有必然的聯繫,不能因為股市短期波動,就認為中國金融體系存在問題。當前整個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都在,改革紅利還會繼續釋放,只是需要一段時間,近期好幾個政策出臺都為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十三五規劃初稿將提交審議,這將成為全面落實深化改革的藍圖,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上週末基本養老保險管理辦法的推出,將帶動萬億的長期資金的入市;人口政策的調整也會催生巨大的市場;土地制度改革會為農村金融注入活力。” 湯曉東舉例,還有國企改革中的資産定價、股權激勵等方面,資本市場的作用不可替代,股市短期波動不會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和長遠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況且,我國資本市場在新興加轉軌階段,股市的走勢與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並未完全相符。李迅雷補充道,股市在今年的暴漲時,我國的經濟增速是略有回落的,如果説股市暴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基本面的情況,那麼股市下跌同樣也不能完全反映股市基本面的情況。

  此外,針對國外有機構將近期外國股市的波動歸咎於中國股市的波動的説法。李迅雷表示,這種説法沒有依據。

  以美國股市為例,美股受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已經連續多年上漲,在這期間,中國股市是呈現下跌趨勢的。李迅雷表示,每個市場都有其自身漲跌特徵。近期全球市場的走跌,是市場恐慌情緒的共振,反映了投資者的擔憂,這種擔憂是不同因素造成的,只歸結于中國股市,這個邏輯難以成立。

  邵健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全球市場的調整很難由某個國家引起,很多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存在自身的問題,其市場調整更多地是由內因引起,一方面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沒有出現,另一方面是本國內部存在資産泡沫和流動性寬鬆的狀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