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代謝性炎症綜合徵是啥?

  • 發佈時間:2015-12-07 03:29:38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顧泳 通訊員 陳勤奮)動脈粥樣硬化、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4種疾病聽來各不相同,彼此卻存在聚集、同存併發現象,內因在哪兒?昨天召開的“代謝性炎症綜合徵與整合醫學高層論壇”給了答案:申城專家首次提出“代謝性炎症綜合徵”新概念,上述4種疾病是綜合徵典型疾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教授胡仁明形象比喻,“4種典型疾病猶如一根藤上4隻瓜,解決問題還應從藤入手。”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70%的人群死亡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該病與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密切關聯。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住院患者中,代謝異常者佔76.9%、其中糖尿病佔52.9%;此外,75%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伴有脂肪肝。不久前,華山醫院與7家醫院合作研究470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並發癥,結果揭示,糖尿病人動脈粥樣硬化高達80.6%、肥胖佔61.7%; 進一步研究還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達57.7%。

  專家解釋,以往,科學家將代謝綜合徵概念普及開來,其中涵蓋高血壓、糖尿病等,但這一通用概念過於寬泛,比如高血壓或可因甲減引起。深入細分疾病概念,將有利於厘清發病機制。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專家組發現,人體巨噬細胞極化,是導致上述4種疾病的關鍵步驟。巨噬細胞入侵血管內膜,吞噬膽固醇形成泡沫樣細胞,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巨噬細胞侵襲胰島、脂肪細胞、肝臟組織,由此分別參與了Ⅱ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動物實驗還表明,過度表達誘導炎症的因子,可同時引起數個代謝性危險因素,導致肥胖、脂肪肝、糖耐量異常;一旦給予抗炎治療,這些危險因素可得到適當改善。

  將這4種並存疾病歸納為“代謝性炎症綜合徵”,旨在改善預防、治療現狀。以糖尿病治療一線用藥二甲雙胍為例,實踐發現,它非但能降糖、減重、緩解脂肪肝,還可明顯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華山醫院在寶山社區開展的研究同時證實,有氧運動還能減少血糖波動、改善動脈粥樣硬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