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全力做好東北玉米臨儲收購
- 發佈時間:2015-12-03 09:32:52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鄭驚鴻
12月1日,記者從中儲糧總公司獲悉,國家在東北四省玉米臨儲收購秩序穩定、進展順利,首月收購量是去年同期臨儲收購的兩倍。中儲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11月1日起國家在東北三省一區啟動2015年玉米臨儲收購,截至11月30日已累計組織收購2348萬噸,其中,在黑龍江省收購1533萬噸、吉林省收購472萬噸、內蒙古自治區收購316萬噸、遼寧省收購27萬噸。據統計,目前臨儲玉米單周收購量已超過600萬噸,達到去年收購高峰時的收購量,收購進度較往年明顯加快。
加班加點開展服務,全力應對收購高峰
為做到農民售糧收得進、儲得下,中儲糧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儲糧有關分公司、省糧食局、省農發分行已在東北地區安排玉米臨儲收購庫點2958個,可利用空倉容總量5093萬噸,加上國家已批復露天儲糧設施搭建計劃3000萬噸,收儲能力在8000萬噸左右,總體可滿足今年國家臨儲玉米收購需要。對於3000萬噸露天儲糧計劃,中儲糧已劃分下達到具體承儲企業,並組織相關企業統一搭建新型具有防火功能的“千噸囤”。這種儲糧設施相對傳統的“蓆穴囤”,具有安全性能較好、保管功能強、出入倉效率較高、使用壽命長、搭建便捷、投資節省等特點,不僅可以有效緩解部分地區的倉容緊張矛盾,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儲糧安全系數。
隨著收購高峰期的到來,各收儲庫點主動加班加點收購,增開過磅點、卸糧點,增加稱重檢斤和卸糧設施,提高機械化和資訊化作業水準,減少農民排隊等待時間。同時,中儲糧要求各直屬企業面對農民集中售糧,切實提高為農服務意識,做好政策宣講解釋,提供熱水、熱飯、急救藥品等便民服務,結合轄區實際開展預約檢驗、預約售糧、技術指導等延伸服務。
細化三方共同責任,嚴格監管形成合力
日前,國家5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強化“四個共同”機制切實做好國家政策性糧食收儲和監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中儲糧有關分公司、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發行省級分行三方“共同合理確定收儲庫點、共同組織好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入庫、共同對收購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品質庫存管理及銷售出庫等負責、共同落實好國家收儲政策”等“四個共同”機制進行了細化規定,明確定點、啟動、收購、驗收、儲存和出庫等各環節職責分工,要求形成監管合力,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行為,嚴格落實收儲企業執行政策的責任,根據參與收儲企業的性質強化其主管部門和單位的監管責任。為支援收購任務重的地區,總公司在全系統抽調質檢人員供東北地區分公司調配使用。目前,第一批39名抽調質檢人員已抵達黑龍江,深入直屬庫和委託庫點開展工作,充實當地質檢力量。
嚴格品質標準,做好政策宣傳
國家對今年玉米臨儲收購的品質標準有嚴格規定,其中生霉粒含量要求在2%以內。並明確規定,達不到品質要求規定的玉米,包括生霉粒含量超過2%的,由地方政府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負責制組織收購。
為了讓售糧農民了解國家臨儲收購的品質標準,中儲糧採取了多種措施,通過報紙、媒體、板報、海報等方式積極主動宣傳國家收購品質政策,編制《2015年秋糧收購宣傳通稿》和《2015年東北地區臨儲玉米收購政策陽光問答》,引導售糧農民重視收穫後保管,將符合國家品質要求的玉米賣給國家。如果農民交售的糧食達不到國家品質政策要求,要求各庫點耐心細緻做好政策解釋工作。
收購全程公開,加強過程監督
中儲糧將嚴格執行國家品質標準作為今年玉米臨儲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強化收購全過程公開、透明,全面取消感官檢驗,對質檢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統一檢驗尺度和判定標準,實行質檢人員盲樣檢測,每一份樣品的質檢結果都要錄入資訊系統,實現檢驗責任可追溯。第二,加強過程監督,總公司已派出兩個檢查組,分赴東北四省區對臨儲玉米收購品質把關工作開展專項檢查,各有關分(子)公司也調動全部監管力量上第一線,對委託收儲庫點,由中儲糧直屬庫、地方糧食行政部門、農發行等派出駐庫監管員,全天候監督委託庫點質價政策執行情況。第三,及時做好品質驗收工作,中儲糧有關分(子)公司積極與當地省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發行省級分行溝通,共同指定有資質的糧食質檢機構對收購入庫的臨儲玉米進行驗收,實行“誰驗收、誰扦樣、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不符合國家政策品質要求的一律不得進入國家臨儲庫存。
全部採用一卡通,堅決防止打白條
為從根本上防範委託庫點“打白條”,中儲糧在今年秋糧收購中創新工作方法,在委託庫點全部採用政策性收購“一卡通”系統,實行入庫登記、檢斤驗質、去皮結算等實行資訊自動採集、自動錄入、即時上傳,售糧款也是通過網銀直接支付,效果良好,農民歡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