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抓嚴管 強化責任追究 張掖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監管成效顯著
- 發佈時間:2015-07-07 08:53: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網訊甘肅省張掖市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為營造良好的種子生産秩序,針對套牌侵權問題,農業部組織甘肅省及張掖市採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對此,張掖市政府高度重視,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組織各級政府主抓嚴管,農業、公檢法等部門密切配合,嚴把基地準入關口,注重制度建設,強化責任追究,狠抓措施落實,嚴厲打擊無證生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有力推動了種子基地生産秩序明顯好轉。
一、市長挂帥,部門協同
張掖市政府黃澤元市長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對基地整頓進行研究部署,從加強組織領導、開展聯合執法、建立舉報制度等方面入手,整體謀劃,通盤考慮,建立了市、縣聯合執法機制,形成了“上下一盤棋”的強大合力。在執法層面,整合農業、公安、檢察、法院、工商、質監等17個部門的執法力量,明確各部門的責任,開展聯合辦案、專項治理。公安機關主動出擊,檢察院提前介入,聯合專案組對農業部轉交案件和排查出的重點案件實行專案專辦、限期辦結,辦案時效、品質、力度明顯加大。在社會層面,對基地監管中出現的問題不避諱、不遮掩,鼓勵群眾參與,接受企業監督,市縣農業、工商、公安等部門分別設立舉報電話,暢通舉報渠道,為案件查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完善制度,嚴格準入
張掖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張掖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建立了持證經營制、規模授信制、誠信黑榜制、公開公示制、兌付限期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從嚴約束企業、農戶和幹部的行為,通過嚴格審查企業資質、嚴把基地落實關口、規範合同簽訂程式,基地秩序進一步規範。在基地落實前,市種子管理部門根據種子企業信用等級評估結果,對企業生産規模進行授信,同時嚴格審核企業生産經營資質,並將企業資質和授信規模向社會公告。在基地落實過程中,縣區種子管理部門對企業申請生産面積進行嚴格把關,按照企業授信規模開具準入證。基地鄉鎮加強對村社幹部及農戶的教育引導,引導基地村謹慎選擇合作企業,不參與違法生産,從源頭上杜絕無證生産行為。在合同簽訂時,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切實做到基地落實公正、公平、透明。
三、層層落實責任,強化擔當意識
各縣區逐級召開會議部署落實《辦法》,層層簽訂基地監管目標責任書,實行“一預警、二包責、三承諾”,進一步明確基地監管責任。“一預警”即對以往有引進非法制種的村委會、社(井)長,以及有違法行為的企業和個人,下發制種風險預警告知書,提前進行風險告知和法律警示,促使其自覺遵紀守法。“二包責”即由種子管理部門領導幹部包鄉鎮,鄉鎮領導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社包地塊的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人。“三承諾”即建立三級承諾制度,鄉鎮政府向縣政府承諾、村委會向鄉鎮政府承諾、社(井)向村委會承諾,並簽訂《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監管承諾書》,嚴格落實《辦法》各項規定,確保基地合法生産。
四、查違法與查違紀相結合,依法嚴處
張掖市政府從嚴查企業違法行為、嚴查管理部門和相關幹部責任兩方面入手,全面採取“五查”措施,即:一查監管部門的監管責任是否落實,二查是否有幹部參與違法行為,三查已經交辦的案件是否得到有效處理,四查企業的違法生産法律責任,五查違規企業和人員的責任是否追究到位,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查處涉種違法案件和行政監察案件,有效震懾了涉種違法違規行為。2014年,全市共查處涉嫌涉種違法案件71起,行政處罰結案22起,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49起。對無證生産嚴重的10個鄉鎮、18個村的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行政問責調查,已問責19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人、免職4人。通過啟動監察程式、嚴肅追究責任,進一步明確了基地監管的責任,解決了“誰來管”、“管什麼”和“怎麼管”的問題,有效增強了各級各部門的監管責任和擔當意識。
在2014年全面整治的基礎上,今年張掖市繼續組織市縣種子管理、綜合執法等單位的精幹力量,前移監管關口,在公安部門和基地鄉鎮的大力配合下,深入基地村社進行摸排檢查,早動手、早介入、早教育、早監管,從基地源頭嚴查實堵違法生産行為。一是對往年存在涉種違法行為的村社,由鄉鎮派駐幹部盯緊看牢,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勸導阻止。二是對農林牧場、邊角地等進行嚴格監控,及時掌握土地經營人種植意向。三是對種子生産基地隔離帶內種植同類農作物、隔離區補償標準不一致等問題,及時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玉米種子基地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部分鄉鎮、村及時進行整改。四是對摸排發現、被舉報投訴的違法企業和個人,採取書面教育勸退和法律警示勸退相結合的方法,禁止落實基地。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